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今日要闻 >> 当国潮遭遇“618”时 消费回归趋势
当国潮遭遇“618”时 消费回归趋势
从今年“618”开始,国潮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进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不断升级扩大国内市场,吸引更多海外消费回归中国”成为今年618的第一大趋势。来自JD.COM的大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品牌的用户数量将比国际品牌增加18%。同样,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购物车80%都是国货。
这种全国性浪潮的兴起,离不开电子商务平台的帮助。企业和平台,从智能零售、整合营销、新品牌进入到新产品发布等。郭超已经利用了电子商务平台,这已经成为一种强烈的消费回归趋势。
触达消费者 传递国货品牌价值
5月中旬,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的汉服厂,缝纫机和绣花机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响起。在工厂里,记者看到智能生产车间已经渗透到各个环节,汉服在流水中进行数字化生产。一个人可以监控大型机床生产线。经过选布、裁剪、刺绣、烫金、冷压、修边、熨烫、装袋等七道工序,制成百褶汉服裙装。今年初夏汉服准备在天猫618上更新。
据统计,在消费渠道上,中国汉服消费者主要通过淘宝或天猫购买汉服,其中淘宝或天猫占48%。随着电商平台的普及,汉服的采购渠道越来越集中,首款汉服品牌的销售主要来自电商平台。
汉服可以看作是国潮崛起的一个缩影。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通过平台到达消费者手中。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购物车80%都是国货。淘宝天猫数据显示,90后国内产品人均消费达到5307元,排名第一。在95后的购物车中,华为、小米、南麂人取代了耐克、雅诗兰黛等国际大品牌,成为他们的最爱。
根据JD.COM提供的大数据,前十大品牌中有70%是“国货”。根据消费者主动搜索品牌的数据,华为、小米、茅台、OPPO、vivo、荣耀、格力、李宁、五粮液等中国品牌在搜索人气上均进入前十,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品牌时更倾向于选择品牌。
同样,国潮老字号也在网上实现了快速增长。在JD.COM这个平台上,东来顺品牌的销量增速最快,2020年达到2019年全年的20.1倍,其中东来顺品牌商品在上海和广州的销量是去年同期的近30倍。此外,六必居、牛栏山和全聚德的销量也分别增长了244%、114%和92%。纵观广东老品牌,王老吉、海天、陶陶居等老品牌销量也分别增长了201%、196%和170%。
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专家高攀表示,文化正在回归,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正在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正在增强,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各国,特别是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也是“民族浪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中涌现的重要背景。在618购物节,消费者正在从性价比狂欢转向追求情怀、品质生活、时尚产品。
平台赋能 成国潮主战场
在天猫618的帮助下,“国潮”和“非遗产”文化创意产品从历史中脱颖而出,转化为新物种。大量中国老字号和新国产品牌正通过JD.COM走向更常见的老白姓氏。国产品牌在颤音平台上的浏览量同比增长84%,互动量同比增长60%。在过去的一年里,7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国内产品的印象有所改善.
从上面不难看出,各大平台都在创新玩法,为中国品牌的出现提供舞台。Suning.cn有“中国货节”,天猫有“中国货有好货”,JD.COM有“新中国货计划”.各大电商p
在各种平台上给国产产品赋能,今年还没有开始。完美日记、三只松鼠等新的国产品牌,意味着这两年电商平台以自己的渠道优势和流量优势对传统国产品牌进行了包装、打造和传播,将国产品牌重新引入大众视野,不仅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也以流行文化的形式将新老国产品牌销往海外。
在与电商平台的合作中,通过直播、明星宣传、产品包装、信息流推荐等方式。不仅可以为传统品牌提供新的销售渠道,还可以为传统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提高产品的宣传和曝光率。
虽然平台有所帮助,但直播也促进了国内产品接近年轻人。阿里《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称,2019年,阿里零售平台上的老字号电商,有67%使用直播模式进行线上营销。2019年老字号直播销量超过去年同期9倍,平均每台直播销量是去年同期的1.5倍。
在国潮崛起的这个时代,以电商为平台核心之外,还有一些平台依靠赋能和服务网红和供应商群体为主,旨消费者带来创新和优质的社交购物体验。网红螺蛳粉“合味芳”为例,网红电商魔筷科技对“合味芳”进行赋能,一是利用大数据为“合味芳”精准匹配主播,二是通过主播溯源挖掘消费需求并匹配销售策略。在魔筷的品牌帮扶下,老品牌焕发新生机,日销数十万包。
如今,包括阿里、京东、苏宁、快手、抖音等作为推动国货发展、崛起的重要平台,正在积极打造国潮文化系列活动,助力中国品牌释放经济活力与文化自信,引领国货商业新风潮。
红星新闻记者 郭晶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