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今日热词 >> 交养老金会(交养老金会计怎么做分录)

交养老金会(交养老金会计怎么做分录)

发布于:2021-08-07


有许多距离退休年限还差四五年的条友会有这样的问题:后几年按照最高养老保险缴纳档次缴费,是不是划得来?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国家是有文件明文规定的,有单位的人员按个人上年度工资的8%缴费,单位按16%缴费,几乎没有单位愿意按更高的缴费标准为员工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上年度全口径社平60%~300%的档次中自由选择,但个人是按照缴费档次的20%缴费的,其中只有8%计入个人账户,另12%计入统筹账户。为便于条友的理解,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假设上年度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社平)72000元/年,每月就是6000元/月,某单位职工正好也是6000元/月,那他每月养老保险缴费多少呢?6000×8%=480元/月。而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6000×60%=3600元~6000×300%=18000元,那么每月缴纳养老保险的金额是3600×20%=720元/月~18000×20%=3600元/月的档次内选择。(注意:缴费720元,只有268计入自己账户,3600元有1440元计入自己账户)。

养老保险规定,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且符合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才可以领取退休养老金。假设前11年按60%缴纳养老保险费,后4年按最高300%缴纳养老保险费,平均缴费指数能是什么水平呢,计算一下就看的很清楚了。

(11×60%+4×300%)÷15=1.24。

假设缴费20年、30年呢?

再来计算一下:

(16×60%+4×300%)÷15=1.08。

(26×60%+4×300%)÷15=0.92。从从计算结果比较来看,缴费年限短的平均缴费指数就高,反之就低。

再进一步,看看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对基础养老金的影响比较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社平(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下面假设社平是6000元/月,先按计算缴费指数0.6,再用后4年最高缴费的平均指数,按15,20,30年计算

基础养老金=6000×(1+0.6)÷2×15×1%=720元/月

基础养老金=6000×(1+0.6)÷2×20×1%=960元/月

基础养老金=6000×(1+0.6)÷2×30×1%=1440元/月

基础养老金=6000×(1+1.24)÷2×15×1%=1008元/月

基础养老金=6000×(1+1.08)÷2×20×1%=1248元/月

基础养老金=6000×(1+0.92)÷2×30×1%=1728元/月

通过计算可以看到,后四年按最高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退休时基础养老金多领取288元/月。

那么,这四年多缴纳了多少呢?

为便于计算,假设这四年的社平工资还是保持6000元/月不变,看看按照最低缴费基数3600和最高缴费基数18000缴纳多少钱呢?

每月缴纳养老保险金=3600×20%=720元/月×12月×4年=34560元(3万4千5百6拾元)

每月缴纳养老保险金=18000×20%=3600元/月×12月×4年=172800元(17万2千8百元)。而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只增加了288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当然也会有所增加,在此处,忽略)。但是,多缴纳养老保险缴费=172800-34560=132840元(13万2千8百4拾元)。

132840元÷288元/月=480月÷12月/年=40年(忽略每年上调养老金及个帐养老金)

通过计算比较,可以得出最后四年按最高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费并不是划算的。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