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今日热词 >> 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对孩子的影响)
文\欣儿妈
编辑\欣儿妈
孩子是每个家长对未来的希望,我们都盼望着孩子快快成长,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父母也在孩子的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愧疚式教育”来袭,变质的爱成负罪感
前段时间,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孩子教育类节目,在这档节目中有一个孩子反复背诵了很多遍课文都无法背下来,妈妈情绪失控怒删自己巴掌,让孩子惊恐万分的场景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位妈妈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许多人感觉似曾相识,但又不太相似,而北京大学教育学教授王晨就对此表示:父母会利用自己和孩子的情感联系让孩子妥协自己,这本就是一种情感支配,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常常听见这些话:
“爸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看看你考的成绩!”
“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早就和你爸离了!”
“这点磨难就承受不了了?你妈为了你从大小姐变成家庭主妇说什么了吗?”
其实这样的言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这也是一种隐性攻击,而攻击性往往被我们藏在依赖的关系当中,“内疚”就是那个最容易被忽视的武器。
什么是愧疚式教育?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愧疚式教育”在心理学上又被称为愧疚诱导(guilt inducement),通常泛指在一段关系当中让对方感受到愧疚,让对方因为愧疚而服从自己,简单来说,“愧疚诱导”的人他的内心活动就是:不管你有没有错,我就让你觉得你错了,你很差劲,这就类似于我们近期常说的PUA。
“愧疚式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种形式:
利用“愧疚”逼迫别人就范
利用所谓的“愧疚”对孩子实施情感支配,让孩子被迫听自己的话,这就是最明显的表现形式之一。
通过话语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愧疚”,从而诱导孩子产生“只要我做得好,父母就不会离开我”的想法来控制孩子的情绪。
利用自残,让孩子产生愧疚
就如同开头的这个例子,妈妈扇自己耳光无疑就是自残行为的一种,而这自残行为背后,又何尝不是再告诉孩子:我这么痛苦,都是因为你,你什么都不会,在她看来自己的负面情绪都是孩子带来的。
孩子在看到妈妈这样做之后,自然心里就不会好受,从而因为“愧疚诱导”而陷入一种扭曲的愧疚心理当中。
“愧疚式教育”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孩子会有浓厚的负罪感
我们在一些采用“愧疚式教育”的家庭当中,经常可以发现孩子会有一种非常浓厚的负罪感,孩子每天都在进行着自我否定。
而负罪感无疑会让一个人的生活失去乐趣,孩子更加无法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和自我需要,从而丧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亲子关系出现隔阂
总的来说,“愧疚式教育”就是用情感来操纵孩子的内心,这对于关系的本身就是一种伤害,但是家长们可能对此毫无察觉。
据有关调查,100个人中有33个孩子会对家长实行“愧疚式教育”来情感支配自己而感到反感,仅有2个孩子觉得真的是自己的错。
会进行自我惩罚
当孩子极度愧疚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做一些“自我惩罚”的事情,例如考试成绩考差了,进入癫狂的学习状态,成天废寝忘食地学习,或者利用暴力发泄自己的情绪。
少部分孩子是因为自己想要去赶超别人,而那些接受了“愧疚式教育”的孩子往往是因为父母的情绪支配而被迫自我惩罚。
欣妈说
严格意义上来说,“愧疚式教育”已经深入许多家庭,而许多家长仍然毫无察觉,看完了这篇文章,您是否了解到了这教育方式能给孩子带来多大影响呢?如果您也是用这样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请及时收手吧!
(本文内容皆是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