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招商讯息 >> 招商策略:经济超预期回升成为一个新的业绩改善
招商策略:经济超预期回升成为一个新的业绩改善
现阶段A股运行阶段,正好就是从流动性驱动向基本面驱动的转折期,见顶信号尚未出现;短期市场上涨的斜率可能放缓,局部波动加大。由于基建、地产、制造业投资、可选消费的景气度持续改善,经济超预期回升成为一个新的业绩改善的逻辑,部分业绩边际改善而长期逻辑改善的“成长型周期股”亦受到市场青睐。
【观策·论市】本质上,市场整体“牛”“熊”,取决于企业盈利和流动性的情况。目前的流动性尚可,而我们认为在地产链、基建链、制造业投资链都可能超预期的背景下,未来一年企业盈利增速改善的行业将会明显增多。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标的表现出“短期业绩改善”,但凡能赋予一个中长期逻辑,就可以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成长型周期股”是下一阶段市场的投资重点方向,这些标的隐藏在建材、环保与公用事业、家电、轻工、有色、化工、电子、保险、券商、机械、电新等行业中。
【复盘·内观】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本周市场调整幅度较大,但部分板块相对抗跌,如建筑建材和农林牧渔板块取得了正收益,其中建筑建材受益于市场对于汛期过后投资增速加快的预期、部分公司中报预告超预期以及板块短期涨幅有限等因素,农林牧渔板块则因投资者对汛期来临农产品涨价的预期以及板块避险属性的加成,公用事业板块则受益于国家绿色大基金的事件催化等,此外,如家电、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板块则是长线资金的战场,短期市场冲击难以造成长线资金离场,体现出一定的防御属性。
【中观·景气】二季度GDP增速(3.2%)基本符合预期,第二产业恢复较快;疫情反复抑制了住宿和餐饮业的恢复,而其他大部分行业增速环比出现明显改善且恢复至正值,其中建筑业恢复力度最大,预计是与基建等稳增长项目的落地存在较大的关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6月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继续修复但斜率进一步放缓。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出现一定的好转,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已经修复至正增长,基建投资是拉动整体投资回暖的核心力量,制造业投资恢复程度相对有限。6月消费数据跌幅继续收窄,回暖程度略低于市场预期。
【资金·众寡】内外资分化,新成立公募基金保持高位。7月13日-7月17日期间,北上资金转为大规模净流出,当周净流出191亿元;融资资金降温,不过仍保持较大规模净流入,在前4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406亿元。另外,公募基金发行仍保持较高水平,当周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合计超千亿份;ETF资金再度转为流出,净流出规模近150亿元。总体来看,北上资金的大幅流出一定程度带动A股剧烈波动,股市流动性高位回落,预计未来北上资金波动将逐渐减弱。下周科创板迎来解禁高峰,或造成短期情绪扰动。
【主题·风向】本周产业观察——苹果AR技术再获进展,关注主题机会。近期,苹果申请了一项新专利,即用眼睛来控制增强现实(AR)眼镜。5G R16标准的冻结,意味着低时延场景功能基本实现,AR/VR技术痛点的解决,全球虚拟现实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2017-2022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70%,VR为占据主体地位,AR增速显著。建议关注AR/VR领域投资机会。
【数据·估值】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下行,PE(TTM)下行0.7X至17.9X;计算机、休闲服务、通信估值明显下行,而建筑材料、农林牧渔估值上涨。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
◾ 市场风格的悄然变化
在经历七月以来的热闹与喧嚣后,本周市场受到内外共同因素共振出现了调整。牛市预期迅速降温。我们在上期周报中已经写到,“现阶段A股运行阶段,正好就是从流动性驱动向基本面驱动的转折期,见顶信号尚未出现;业绩改善的行业正在增多,业绩驱动的特征将会越来越明显。短期市场上涨的斜率可能放缓,局部波动加大,但是拉长来看不同行业轮涨普涨的概率较大。”
A股始终是业绩驱动的高效定价市场,只不过偶尔投资者会把短期业绩改善当成永远,也会偶尔将长期业绩增长在短期定价。大家说A股投资者风格善变,但是A股投资者一直都没有变,永远喜欢短期业绩增长,长期逻辑顺,空间大的标的。业绩改善过程中会不断将乐观因素计入,从而给予更高的定价。但是,A股投资者很难忍受业绩持续下滑,无论这个公司有多优秀,业绩恶化过程中会不断把悲观因素放大,从而将估值杀到地板价。比如茅台、美的、平安这样的超级白马,在业绩下滑阶段,也都曾被杀到地板价。
策略分析喜欢扯些有的没的,什么“涨跌全看监管意志”“涨跌全看特朗普”“涨跌全看美国/美国股市脸色”,这些认知最终只会导向一个结果——卖飞业绩持续改善,长期优秀的标的。而投资者实际操作过程中是一个一个标的、一个一个细分行业考察业绩的边际变化。短期外部扰动,只会造成短期的波动,而不会影响趋势。出了一点点小利好就大呼“牛市来了”“十年黄金”,出了一点点利空就大呼“牛市结束”“该减仓了”,都不符合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思路,也不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健康股市的基本原则。因此,判断市场走势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看业绩改善的行业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如果没有任何行业业绩改善,那就是熊市,如果有一半的行业业绩改善,就是结构牛市,有一半以上的行业在业绩改善,那就是“牛市”。
此前,业绩改善最明显的行业毫无疑问就是医药、电子、养殖食品等必需消费类、游戏计算机等在线信息消费类,也成为上半年市场的主战场。而另外其他行业受到疫情影响,业绩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去年以来至6月,A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而从月初开始,市场风格在发生悄然变化,随着一个一个经济数据改善,市场开始正式进入经济改善带来企业盈利改善的逻辑。因此,七月以来,金融、周期也加入了上涨的阵营,几乎所有行业都开始上涨,大家就觉得是“牛市”,而金融周期上涨带来了更多的高风险偏好增量资金,也使得市场波动加大。
而上周市场大幅震荡,高风险偏好部分被震荡出局,市场逐渐回到理性定价的逻辑上来。从结构上来看,部分投资者开始转战经济复苏带来的周期、可选消费中的具有成长属性的标的——成长型周期股。典型的代表是建材中的成长标的,公用事业中的环保,家电中的小家电,化工中的超级龙头,机械中的具有自动化属性的标的。当然,医药农林牧渔因为业绩优秀,仍然还是受到投资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