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今日要闻 >> 协调能力及其训练方法
协调能力及其训练方法
协调能力及其训练
协调能力是指人体在运动时,身体的所有器官、系统和运动部位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能力。
协调能力不是简单的运动素质,它与身体各种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运动素质和舞者的技能储备密切相关,是演员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运动中的协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神经协调、肌肉协调和动觉协调。
神经协调是当一个行动者完成一个动作时,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肌肉协调是指肌肉的适当合理的发挥,包括发挥的程度和时间顺序。
肌肉发力的程度取决于参与工作的肌纤维数量,发力的时间顺序是指肌肉紧张和放松的配合。
动觉协调是机体各部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合,依赖于本体感受感受器提供的信息。
人体的协调性虽然受遗传影响很大,但经过后天的努力还是可以提高的,尤其是肌肉和动觉的协调性。
协调能力是舞者的一项基本能力。从生理学上讲,人类运动技术的形成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协调能力好的舞者可以合理运用所掌握的各种技能,快速建立大脑皮层的临时联系,加快对新动作、新技术的掌握。
舞蹈技术的形成是舞者根据空间、时间、节奏等运动要素的要求进行练习的结果。
舞者如果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就能把握动作的本质特征,如空间、时间、节奏等。并使他们适当配合,以便更快地掌握新动作和新技术。总之,协调能力是舞蹈动作技术形成的基础。
一、协调能力的影响因素
(1)遗传神经系统对协调性的影响很大,神经协调性主要是先天的,依赖于遗传因素,不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这是舞者协调能力差异很大的重要原因。
(2)动作技能的储备演员的动作技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动作技能储备越多,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技术动作越成功,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协调能力。
(3)其他素质的发展水平演员的运动速度、跳跃能力、柔韧性等身体素质与协调能力密切相关。这些要素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演员在完成动作时对动作技术的空间、时间、节奏等特征的掌握程度,以及各部位肌肉发挥的有机协调性,这些都反映了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协调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4)演员的人格心理特征演员的协调能力与专注力、思维敏捷、信心坚定、意志顽强等素质直接相关,影响其协调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5)成长发展内容可以去微信官方账号【人文科学】
二、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与注意事项
舞蹈演员协调能力的发展在于通过动作技术合理发挥各种身体素质,并转化为表演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明确哪些素质有利于协调能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关节的平衡能力、反应速度、运动速度、速度力量和柔韧性与协调能力密切相关,这些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协调能力的提高。
(一)协调培训方法的能力
培养舞者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包括:
(1)不习惯体育锻炼;
(2)反向完成动作;
(3)改变习惯动作的速度和节奏;
(4)频繁改变动作组合,使已经习惯的动作复杂化;
(5)改变动作的空间范围,提高演员的空间感,多练习空间、时间、力量不同动作的组合训练;
(6)创造性地改变完成动作的方式。
(二)协调能力培养中的注意事项
1.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任何动作的协调完成,都是神经系统控制下的肌肉紧张和放松合理交替运动的结果。
当一个演员完成某个动作时,有些肌肉必须紧张收缩,有些肌肉必须放松。紧张和放松的肌肉往往是交替工作的,即紧张的肌肉要迅速过渡到放松状态,放松的肌肉要迅速紧张。只有这样才能协调行动。
因此,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是培养协调能力的必要条件。培养良好的调节肌张力和彻底放松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更多的练习。高水平的舞者有很强的放松能力。
不合理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1)安静时肌肉张力高。
(2)肌肉放松的潜伏时间长,即肌肉从紧张的收缩状态放松需要很长时间,即肌肉在完成紧张的收缩工作后不能及时放松。另外,阻力肌也不会放松,这也是紧张的原因之一。
(3)因为工作时间长,力量大,肌肉太累。
(4)精神压力过大。
2.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体能敏感期,6-14岁是发展协调能力的好时机。在人类青春期开始后的几年里,由于心理和内分泌系统的快速变化,协调能力的发展并不稳定。16-19岁,协调能力的发展速度大大受限,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掌握学生的发展,因时、因地、因材施教,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提高保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因为很多动作要求演员的身体在动态中保持平衡,这不仅可以在动作技能的训练中获得,也可以在各种静态平衡练习中获得。
4.提高空间感知和运动的空间准确性。不同的舞蹈类型对人的空间感知有不同的要求,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来提高本体感受者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