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今日要闻 >> 一杯葡萄酒中的文化共情

一杯葡萄酒中的文化共情

发布于:2020-12-13

光明日报记者张

陌生的高脚杯轻轻一碰,酒入口,丹宁刺激引起的涩味和干涩感随之而来。在交流过程中,祝酒词逐渐从心理和情感上接近。正如法国葡萄酒大师让-克洛德贝鲁埃(Jean-Claude Berrouet)所说:“葡萄酒是友谊的使者,它使人和睦相处。品酒就是感受酒背后的文化情怀。”

近年来,随着世界葡萄酒消费的增加和葡萄酒知识的普及,“葡萄酒文化”逐渐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地域和风土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地理因素,而文化是识别葡萄酒风格的人文标签。让-克劳德贝鲁埃(Jean-Claude Berrouet)认为,葡萄酒会根据自己的年份和类型讲述家乡和葡萄的故事。

酒厂位于宁夏吴中罗山脚下

宁夏吴中市红寺堡区中泉塘村的村民们迎来了葡萄丰收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物馆格鲁吉亚馆,1: 1复制的格鲁吉亚传统酿酒作坊,真正还原了格鲁吉亚葡萄酒的传统酿造工艺。20世纪60年代,对格鲁吉亚出土的10颗葡萄籽进行考古研究发现,它们是7000年至8000年前人工培育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品种。因此,格鲁吉亚被认为是世界葡萄酒的发源地。到目前为止,佐治亚州的许多地方仍然使用传统技术酿造葡萄酒,其风味与欧洲葡萄酒大相径庭。

穿越时空,葡萄酒在世界东方以另一种方式被创造出来。河南省贾湖遗址博物馆里,贺兰山东麓一个用藤条编织的草棚,生动地展示了当时贾湖遗址的发掘现场。嘉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遗址,距今9000年至7500年。本世纪初,中美科学家在嘉湖陶器碎片上发现含有酒石酸和野生葡萄籽的沉积物,将葡萄酒在世界上的起源向前推了约1000年。

宁夏吴中红寺堡酒厂负责人在检查酒罐

在葡萄酒发展的时间线上,宁夏贺兰山东麓的年轻产区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葡萄酒的未来”。被业内公认为“黄金纬度”,“黄金海拔”,地势均衡,黄河之水哺育,贺兰山保护,热风塑造,造就了葡萄酒独特的“甜润平衡”品质和“清香扑鼻”,优雅的东方风格。

葡萄酒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同葡萄酒的独特风味为葡萄酒文化提供了相互借鉴的空间。以酒为媒介,法国和宁夏有了更深的交流。宁夏的葡萄种植、酒庄管理、酿酒工艺等方面的许多经验都来自法国。近年来,一批法国葡萄酒专家深入宁夏贺兰山东麓,成为促进中法葡萄酒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使者。位于宁夏银川市宁敏镇的中法葡萄酒教育学院,短短两年多时间培养了600多名优秀学生,成为传播葡萄酒文化、培养葡萄酒人才的重要平台。

“酒文化和茶文化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时间’。生产葡萄酒和培育一种茶的时间是漫长的、情绪化的,需要耐心和信心。”中法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副主席、中法文化论坛副主席贾跃,在酿酒和泡茶之间找到了共鸣。

世界上的美酒和谐而不同,各有千秋。世界上无论哪里种葡萄,用什么样的工艺酿造,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结果。正是因为文化的滋养、传承和延续,葡萄酒才成为情感的纽带和文化的使者。

(本组照片均由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提供)

《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3日第10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