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今日财经 >> 参与“大头娃娃”的公司爱欧:关联公司仍在出售 股权指向江西永丰
参与“大头娃娃”的公司爱欧:关联公司仍在出售 股权指向江西永丰
虽然国内以“肖”或“谢”名义生产的所谓“草本”软膏声称不含激素,不添加,但之前曾数次曝光私自添加激素,也曾受到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质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在收割着急的婴儿的父母。
正文|艾财经学会邵蓝捷主编|陈芳
2008年,“大头娃娃”事件再次上演。
近日,“爸爸评价-威爸爸”视频曝光,一名女婴使用激素超标的保湿霜变成“大头娃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相关厂商回应说,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怀疑家长在利用短视频平台炒作。随后,女婴的父母否认了炒作。1月9日,视频出版者回应厂家不认可,称送检样品已保存并公证。
目前,福建爱欧婴儿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欧”),生产的“一福灵”和“幸福森林”婴儿润肤霜涉及,已被漳州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和市场监督局责令暂停生产。然而,AI Finance发现,与爱欧大股东有关联的另一家公司也生产类似产品,并继续销售。从股权渗透来看,善用激素的“淘汰”企业聚集地江西永丰——已经浮出水面。
到底有没有激素
虽然国内以“肖”或“谢”名义生产的所谓“草本”软膏声称不含激素,不添加,但之前曾数次曝光私自添加激素,也曾受到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质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在收割着急的婴儿的父母。
根据“爸爸评价-伟爸爸”的视频内容,他在得到一个宝宝父母的帮助后,将宝宝使用的“一福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和另一款同厂家生产的宝宝霜“快乐森林”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含有30 (mg/kg)以上的激素(丙酸氯倍他索)。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款产品均获得了“(民)证字”的许可号。也就是说,宝宝父母认为的“保湿霜”其实是法律认可的“消毒产品”。
根据用户在视频中的陈述,宝宝五个多月后突然变胖,特别是面部肥大多毛。看了医生,医生对宝宝用的保湿霜有疑问,建议停用。他说已经有四个宝宝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可能都是使用激素霜引起的。
虽然爱欧官网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已经清空,但从历史痕迹可以看出,爱欧声称该产品是“专为亚洲宝宝开发的功能性草本配方产品”。
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爱欧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2月,该公司采取产品来检测未检测到的激素。”负责人说:“我不知道他们派什么样的机构来检验,产品是怎么获得的。现在很难说。”AI金融社多次联系爱欧,截至发稿时,对方没有回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产品作为“消费”产品进行测试,则没有激素测试。
虽然欧爱健说产品没有激素,但是“热搜”之后事情就失控了。1月8日,漳州市卫健委宣布,有人举报爱欧生产的益肤灵多效特护抑菌霜涉嫌非法添加“激素”。漳州市卫健委、市场监督局接到消息后,迅速介入,立即组织人员对涉案企业进行调查。
目前,该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涉案企业已停产,并通知经销商移除所有涉案产品。
隐现江西永丰消字号企业
据天眼查APP介绍,福建爱欧婴儿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原名福建爱欧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这个企业有多小?2018年参保人数只有4人,2019年增加到7人。
ss="one-p">欧艾的大股东是胡永林,持股50%,其还持有漳州华大药业有限公司10%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业务类型基本相同。华大药业官网显示,漳州是福建土楼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其“致力于土楼民间医药古方的开发和利用”,“土楼万应膏”是其主打产品,此外还有“百选康”、“婴之爽”产品,宣称适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等各种皮肤不适症状。华大药业同样是小微企业,目前参保人数只有10人,其大股东为陈志深,持股90%,陈志深曾是漳州市华展药业有限公司(华展药业)的股东及高管,该企业2018年已被注销。但是在网络上,“土楼万应膏”的生产方依然有华展药业的信息。
江西华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自称是原福建漳州华展药业有限公司,且两家企业的持股人都姓严。天眼查APP显示,华展药业的股东有严文平、严宗传等,而华岐生物的股东及高管名单中则有严云华、严宗荣等人。这家公司的产品看起来依然是熟悉的套路,草本王抑菌乳膏、婴宝百毒邦、霸王霜、净霸抑菌乳膏等,一溜的“消”字产品,厂址位于江西永丰桥南工业园区。
江西永丰,在中国甚至世界医疗行业都“声名显赫”。2019年2月2日,《柳叶刀》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文中称,两名丹麦医生接诊了一名14岁早发性点滴状银屑病男孩,该病患者使用了一种“中药膏”后,小腿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皮疹。丹麦医生将该中药软膏送检,发现这个名为“神夫草抑菌乳膏“的药膏含强效激素。神夫草抑菌乳膏,产自江西省永丰县。2018年2月,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监督管理局通告警示:一款名为“一干二净草本抑菌乳膏”的药膏被查出激素成分,而该产品同样产自江西永丰。
2019年6月,《健康时报》曾在永丰调查多日,最后以《江西消字号企业激素之谜》一文,揭露了90%的消字号产品均产于永丰县的现象,“添加激素似乎成为当地公开的秘密”。
报道后,江西省永丰县政府分管负责人还专程来到健康时报,就正在开展的消毒产品行业专项整治作了详细介绍,重点对企业非法添加抗生素、标识标志违规、网络虚假宣传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违法违规产品强制下架并召回。
“消”字号的把戏
欧艾早期的名字是“药业公司”,华大至今还是“药业公司”,虽然名字里有“药”,但是它们生产的产品跟药物一点关系也没有。正规皮肤药品都是“国药准字”产品,而拿不到药品批号的商家,搞一个“消”字号、“械”字号,甚至“妆”字号是常见的退而求其次的方式,毕竟后面这三种批号比药品批号省心省力,而且批准周期短。
据报道,消字号产品的许可证发放与管理仅由省级以下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时间一个月,检测指标主要为杀菌作用,审批费用国产消毒产品2000元一种,进口的3000元一种;而国药准字则必须由CFDA审批,环节复杂,通常需5~10年,费用高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
根据福建省卫计委的公告,福建欧艾药业有限公司2017年6月28日获得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书编号为(闽)卫消证字(2017)第0010号,该证书2021年6月27日将到期,还有五个多月时间。
华大除了“消”字号,还拿到了“械”字号,不过仅仅是一类医疗器械。虽然带了“医”,但其实门槛非常低,据医疗从业人士介绍,一类医疗器械不需要做临床实验,只需要申请人自己提交自检报告,到市级药监部门备案即可,一般用来做退热贴和创口贴这样的产品。
国家消毒管理办法第33条规定,消毒产品就是起一种杀灭和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不能出现或暗示治疗效果。但是,“消”字号生存的空间是,生产消字号产品并不需要备案,监管部门并不知道企业具体生产什么产品,而且消字号产品是否合格无需检查激素,只需检查是否达到抑菌效果就可以。
所以这些厂商在包装上均会放小“消”字号,也不会明确告知消费者这并不是药品。大部分“消”或者“械”字号药膏在外包装上只简单描述,针对皮肤不适,但是在具体介绍的页面上,功效简直“万金油”,而且还要强调“草本”、“纯天然”、“无添加”、“无激素”。
虽然这些口口相传的“神药”基本“一抹就灵”,但是往往医院里没有,正规的药店也买不到,网购、微商朋友圈、小规模母婴门店是最常见的流通渠道,这也就决定了,如果消费者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几乎找不到维权的通道。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