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今日要闻 >> 星巴克加码成都市场 咖啡和茶品牌已专注于第三空间体验升级
星巴克加码成都市场 咖啡和茶品牌已专注于第三空间体验升级
封面记者傅
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将忽冷忽热。冰在于瑞幸退市,科斯塔大规模退出;火,跨境咖啡已经成为惯例,同仁堂也开始卖咖啡;三墩半、风尚等新兴小众品牌不断收到融资消息。
酒吧以夜间消费为主,咖啡以日间消费为主。咖啡店已经开始探索两种看似不相关的业态融合。1月22日,成都首家星巴克咖啡红酒店在万象市正式揭幕,星巴克开始尝试这种新模式。
与其他商店不同,星巴克在选定的咖啡和葡萄酒商店引入了酒吧体验。除了咖啡,该店还供应各种葡萄酒、工艺啤酒、餐前葡萄酒和经典鸡尾酒。
记者注意到,在星巴克选择的成都万象城这一咖啡酒楼,成都的印象自上而下传遍整个空间:成都元素,如宽窄巷子般的天花板纵横纹理设计,熊猫和伙伴们从事咖啡工作的壁画,中国产区选用的咖啡豆卡和变脸元素卡组成的舒字壁画,随处可见。
其实在社交模式的探索和第三店的升级背后,是玩家更加注重自己品牌的体现。在市场趋于饱和的今天,产品进入同质化竞争状态,新的整合业态和第三空间成为品牌的新力量。空间的拓展成为饮料玩家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支点。
不仅仅是星巴克,在茶轨上奈雪的茶和hi-tea都在努力打造第三空间。2020年,奈雪除了正规门店外,还先后推出奈雪酒屋BlaBlaBar、奈雪梦工厂、奈雪PRO等门店,丰富消费场景。不过,希查也推出了粉店、黑金店、白日梦计划店、古玩系列主题店。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实体店不再是简单的销售场景,而是慢慢转化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和审美表达、传递品牌信息、展示品牌形象的窗口。消费者也更加理性,人们会通过实体店的装修、功能、商品来感知品牌形象,从而匹配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据业内人士分析,创造第三空间更有利于玩家向外界输出品牌形象、品牌文化、品牌符号,让消费者享受这种集中的空间体验,强化品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