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今日财经 >> 产品单一资产负债率高金迪克如何提出IPO消除“隐患”
产品单一资产负债率高金迪克如何提出IPO消除“隐患”
公司产品单一、R&D投资低、资产负债率高等风险。其创始团队成员在IPO前陆续退出的行为也令人费解。为什么?
《投资者网》张伟
2020年即将过去,肆虐近一年的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在海外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家公司与流感和疫情相关的筹资行为都会引起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
10月26日,人用疫苗生产企业江苏金迪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迪克”)在官网、科技创新板公开招股说明书,拟融资16亿元用于新厂房、疫苗研发、补充营运资金、偿还银行贷款。
如果看公司的表现,像百奥泰等生物医药同行(688177。SH),泽精药业(688266。SH)和神舟细胞(688520。SH)已经登陆科技创新板块,金迪克也是亏损上市。此外,还有产品单一、R&D投资低、资产负债率高等风险,令人费解的是其创始团队成员在IPO前纷纷退出。
市场份额在业内排名第三
金迪克成立于2008年12月,今年6月完成股改。该公司专注于人类用疫苗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仅有一种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产品(简称“四价流感疫苗”),另一种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处于临床一期试验阶段,人用冻干狂犬疫苗(Vero细胞)处于临床三期试验阶段。
医学上,可以预防同一种疾病中几种病毒的疫苗称为多价疫苗。比如能预防三种流感病毒的疫苗叫三价流感疫苗,能预防四种流感病毒的疫苗叫四价流感疫苗。四价流感疫苗是三价流感疫苗的升级版,全球有取代三价流感疫苗的趋势。
从行业结构来看,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四价流感疫苗的批号约为1160万,获得批号的前三名企业为:华兰生物(002007。SZ)823万剂,市场份额71%;国药长春所211.6万剂,市场份额18.2%;金迪克124.9万剂,市场份额10.8%。
据悉,四价流感疫苗于2018年首次在国内上市销售,当年发放批次为512.25万剂;2019年增至971.05万剂,占流感疫苗批次的30%以上。同年,美国四价流感疫苗占流感疫苗批次的80%以上。
另一方面,2019年我国流感疫苗总体接种率不足3%,而美国已超过45%。由于新冠肺炎肺炎的影响,包括四价流感疫苗在内的中国各种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可能会大幅提高。金迪克表示,公司正在充分发挥技术和品牌优势,重点开发四价流感疫苗系列产品,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在四价流感疫苗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尚未盈利,隐患多
四价流感疫苗虽然前景广阔,但对于金迪克来说,暂时还不能靠四价流感疫苗获得真正的利润。根据财务数据,2017年至2020年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金迪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0元、6715万元和8741万元;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分别为-3266万元,-2801万元,-1904万元和-681万元。虽然亏损逐渐缩小。金迪克仍然面临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产品单一。招股书上说,金迪克上市的四价流感疫苗是成人型(适合3岁以上人群),两个主流品种
金迪克表示,除了已经上市的成人四价流感疫苗外,儿童高剂量四价流感疫苗也在研发中,通过丰富产品线,可以更好地为流感高危易感人群(儿童和老人)提供疫苗产品。根据募集资金的目的,本次IPO拟募集的16亿元中,将有6亿元用于新建一个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车间,该车间年生产能力为2250万只成人疫苗和750万只儿童疫苗。
第二,行业内竞争对手较多。从2020年前三季度发行的批次数量来看,金迪克和华兰生物的市场份额差距较大。同时,很多企业的四价流感疫苗即将上市。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研究所的信息,2019年只有金迪克和华兰生物获得了第一批四价流感疫苗。今年新增北京科兴、国药长春院、国药武汉院等企业。另外,国药上海正在申请注册;芝罘龙昏迷、国光柯胜、赛诺菲巴斯德等产品。正处于第三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可以预见,随着上述公司的产品陆续上市,金迪克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挤压。
第三,R&D投资相对较低,债务偿还压力大。招股说明书显示,金迪克报告期R&D费用分别为1831万元、1207万元、2375万元和1387万元。同期可比上市公司平均R&D费用约为1.56亿元,R&D投资远远落后于同行。
同时,金迪克也面临着巨大的还债压力。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最高资产负债率为127%。2020年实施债转股后,其资产负债率降至81.99%,而同期可比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仅为22.6%。
金迪克表示,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之前的R&D基金主要来自股东贷款或银行贷款,如果IPO基金到位,高资产负债率的情况将得到缓解。本次IPO筹资安排中,4亿元用于创新疫苗研发项目,6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解决这一问题。
“双头垄断”有哪些风险
除了经营上的挑战,金迪克公司由于君和张良斌共同控制的问题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根据招股说明书,于君直接和间接共持有金迪克42.78%的股份,张良斌也直接和间接共持有金迪克42.78%的股份,他们共同控制金迪克85.56%的股份。
金迪克表示,于君和张良斌自2015年6月以来一直保持相同的持股比例,都是公司最大的直接股东,在公司中保持相同的重大决策,并对公司形成共同控制。至于共同控制的原因,金迪克表示,这是基于20年的同事和合作伙伴关系,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共同理解和共同利益的高度一致性。
金迪克还表示,于君和张良斌于2020年8月签署了《关于江苏金迪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控制暨一致行动协议》号协议,该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江苏金迪克上市之日起36个月届满之日。双方可以在协议到期前一个月协商续签相关事宜。
关于对公司的共同控制,北京中国银行律师事务所律师付明德认为,从两者的持股比例来看,公司未来可能存在争夺控制权的风险,一旦未来双方的一致行动关系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稳定。
不仅如此,在公司IPO之前,金迪克的创始团队成员居然纷纷离职。
根据招股说明书,金迪克由侯云德、傅、王、华建创投于2008年12月成立,相关人员和机构持股比例为25%-10%。
2017年1月1日,公司目前的两大股东于君和张良斌分别出资1750万元,获得金迪克35%的股权。傅、
随着今年5月24日赵静所持3.95%股权以62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泰州同仁(员工持股平台),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在IPO前全部离职。
按赵静的转让价格计算,金迪克IPO前的估值约为15.7亿元。另一方面,基于IPO拟发行2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拟募集16亿元的计算,金迪克上市后估值为64亿元。那么创始团队成员在分享资本盛宴之前退出的原因是什么呢?《投资者网》就相关问题给金迪克发了一封信,但一直没有收到公司的回复。(思考金融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