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今日财经 >> 金融委对债券市场零容忍!理财收入稳定 银行资产质量也稳定
金融委对债券市场零容忍!理财收入稳定 银行资产质量也稳定
民生证券金融银行首席分析师郭启伟表示,信用债券违约的情况并不少见,目前的风险并没有跃升。截至11月17日,信用债券余额约为23.23万亿元,仅占债券市场余额的20.63%。
咏梅超短期融资违约引发债券市场“连锁反应”,引发对银行资产质量、金融投资公允价值和理财产品收益的担忧。
11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43次会议,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会议指出,近期违约案件增多是周期性、体制性、行为性因素叠加的结果,提出要依法严惩恶意转移资产、挪用发行资金等各类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各类“逃废债务”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这次出售的监管是指债券违约的‘行为’因素,但‘周期性’和‘综合性’因素依然存在。预计后续债券违约仍会发生,但逃债行为会趋同,违约可预测性增强,连带影响减弱,对市场的影响也会小幅下降。”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分析师表示。
兴业证券(Industrial Securities)金融分析师傅表示,市场此前曾担心该行在信用债券和其他潜在地方平台债务风险敞口方面的头寸风险。财务委员会会议的设置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情绪,降低银行各种相关风险的潜在暴露,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稳定有积极作用。
中泰证券金融集团负责人戴志峰表示,近期信用债券违约对银行基本面的影响有限:一方面,信用债券违约对银行资产质量的传导有限,存量和增量风险完全可控;另一方面,银行表内投资信用债券占比低于3.5%,表外风险偏好下降。
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有限
最近,信贷债务违约频繁发生,尤其是在一些国有企业,这导致市场担心后续银行的资产质量。民生证券金融银行首席分析师郭启伟表示,信用债券违约的情况并不少见,目前的风险并没有跃升。截至11月17日,信用债券余额约为23.23万亿元,仅占债券市场余额的20.63%。
“信用债务违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年违约的数量和规模都小于前两年的平均水平。此外,第四季度是企业首次违约的高风险期。今年第四季度首次违约的企业数量远低于前两年。因此,近期信用债券风险集中爆发并不意味着风险大幅增加。”郭奇伟相信。
郭启伟表示,信用债券违约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非常有限:一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投资仍以贷款为主,信用债券和要求计提的比例相对较低,信用债券违约率仅为0.33%左右,导致亏损远低于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水平;另一方面,银行贷款质量稳定,抗风险能力充足,有望很好地化解信用债券违约带来的风险。
CICC的一项调查显示,2016年至2019年,银行信贷资产投资审慎,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压力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今年信贷供给快速增长,水利公用事业行业比重上升,房地产行业比重下降。
“新贷款不良率自2016年以来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一些银行的反馈在0.5%左右。具体来说,银行对煤炭行业的敞口估计在1%以内。疫情过后,大多数银行都没有
除了资产质量,还有银行的表外理财产品。《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非保本理财渗透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后持有的资产余额为26.24万亿元。其中,债券是理财产品配置的关键资产之一,在理财基金投资的各类资产中占比最高,达到59.72%。
据戴志峰测算,假设2020年年中规模接近年初规模,商业金融债券和同业存单资产结构与信用债券行业整体结构一致,银行表外理财持有的信用债券规模预计在10万亿元左右。
“银行金融信用债券投资比例高,风险偏好高于表中,但低于其他金融机构。大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反馈,对于高评级、弱行业的债券投资一直持谨慎态度。”CICC说。
溥仪标准的研究员杨超认为,近期债券市场违约对银行理财的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银行理财投资于低等级企业信用债券的比例相对较低,标的资产风险相对更可控,因此信用债券市场风险上升。由其导致的利率下降对银行理财收益影响不大;另一方面,企业信用债券市场的波动受单个事件的情绪影响很大,违约规模相对于整个债券市场来说占比很小。
一位银行家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大多由个人持有,对市场不太敏感。预计不会有大幅度的赎回增加,导致流动性压力。
“信用债券的违约效应会对表外生产后的银行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规模和比例较小,影响预计是可控的。”郭启维说。
另外,得益于2017年以来监管系列中关于去杠杆化和资产管理的新规定,金融交叉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近两年表外影子银行的风险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