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社会资讯 >>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了怎么办?这几招一定要知道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了怎么办?这几招一定要知道

发布于:2020-10-09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幼儿园高清录像告诉你,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排挤,什么样的孩子更受欢迎》,引起了妈妈们的热烈讨论。有妈妈说文章里没有提到问题,但是有一种特别的苦恼,就是孩子被打被抢后不知道怎么反抗,甚至有的宝宝胆小怕事,哪怕比自己矮一个头,也只会哭,家长觉得很无助,不知道怎么办。
  3-6岁是孩子社会敏感期的重要年龄,恰逢他们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可以说幼儿园是孩子独立社交的开始。他们不知道社交的规则,几乎总是靠摸石头过河,所以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是很常见的。
  一组调查数据显示:
  超过90%的父母报告说,他们的孩子与朋友发生过争吵或被欺负。
  约60%的家长认为,如果孩子被欺负,会让孩子“还手”;
  25%的家长会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下次不要互相玩;
  另有15%的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应对。
  但实际上,单纯“以战养战”,放弃社交,并不是上策。今天妈妈C就多给你几招,组合效果最好。最终,伊娃不仅可以对抗欺凌,还可以建立一套社会规则。有了方向,到处都可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父母是“两个不能”
  在谈怎么教孩子怎么做之前,先说说父母的“两个不行”。父母的态度和做法是前提,也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反应。
  01
  大惊小怪,大惊小怪。
  孩子判断身边发生的事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的感受,二是父母的态度。
  这不仅仅是被欺负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有这样的经历。也是孩子摔倒了,如果你的反应是:哎哟我的宝贝,吓死我了!疼吗?天啊,严重到肿了。让妈妈看看!
  孩子哭的多吗?
  如果你说“宝宝摔了一跤,有点疼,别怕,宝宝很勇敢,我妈给你搓点药,你很快就会好的!”
  孩子哭的越来越弱了吗?
  是的,面对问题,如果父母紧张,那么孩子一定更紧张!
  同理,孩子和幼儿园的孩子有冲突,我们希望他们放松或紧张,理性或冲动。答案恐怕不用多说。大家都希望是前者。
  怎么做?也就是父母首先要放松。
  比如孩子说“妈妈,某某打我”,甚至看到孩子在接孩子的时候抓伤了。相信大家都会很心疼,很生气。我们最想做的就是立刻向老师和对方家长讨回公道。但在给孩子具体反馈时,要进行二次加工。
  如果我们表现出紧张和愤怒,“这是怎么回事?告诉我是谁干的,看我不收拾他!”这是不对的,因为这种反应只会激化矛盾,并不能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
  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坦然的态度。当然,心平气和不紧张不代表不注意。
  我们还是要问发生了什么,尤其是孩子主动说出来的时候,要积极回应,要注意。
  但是过程要平静。
  可以先回应孩子的感受:“你打到哪里了,不疼,我妈给你揉了揉。”
  然后帮孩子整理事件,比如:“谁打你?因为为什么?老师怎么解决的等等。”
  总之,在孩子面前,即使遇到大事,也要尽量保持冷静、从容、放松。
  因为这种态度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处理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02
  二不能,恨铁不成钢,装大方。
  除了过度紧张之外,有些家长还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恨铁不成钢”!
  比如孩子被打后向父母哭诉,但父母的反应是:“你一定是做错了什么,是不是偷了别人的玩具?”妨碍别人?人家不打别人为什么不打你?另外,他打了你。你不知道怎么打他!就让他打你吧!哭啊哭,没什么好哭的!"
  别逗了,这种父母是真的。不管发生什么,让孩子先挑自己的毛病,坚持有果必有因。
  说实话,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武断的对什么是真理下结论。
  另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假装大方。
  CC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她接手过一次花园,CC在操场上玩。我和几个妈妈聊天,同班一个小女孩哭着跑过来说,妈妈,刚才强强推了我。
  强强是他们的同学,她妈妈直接安慰孩子说:“没事,他肯定不是故意的。你们都是一个班的,都是好朋友。”
  但是妈妈真的不知道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强强是他班上最年轻的学生,比许多孩子小一岁。推这个应该不会对女生造成太大伤害,也应该不是故意的。
  但是,是不是故意的,不应该由母亲决定。
  即使不是故意的,也不应该先入为主,逆来顺受地做出“没关系”的决定。
  “无意”不是借口,不是挡箭牌,不是一句话,意味着伤害不存在。
  不管是恨铁不成钢还是装大方,对孩子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连父母都不关心我,不相信我。怪不得我被欺负了。
  长此以往,孩子不仅会缺乏安全感,还会对父母失去信任。他们以后不会向父母求助,那就晚了。所以,无论大小,当孩子求助时,我们都要积极回应。首先,我们应该仔细倾听,然后我们应该向孩子们展示我们的理解,帮助他们分析事件的因果,并告诉他们一些解决方案。
  孩子“文武双全”
  孩子是怎么做的?四个字:文武双全。
  先说,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也可以走这条路。
  01
  学会吵架
  孩子不只是做事或者抢东西,往往还会被叫哭。所以吵架的技巧一定要具备。吵架顺利的话,直接可以避免打架。
  你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幼儿园的口角一般都很简单,无非就是:你是个大坏蛋,你真丑,像猪一样!你是个怪物,我不喜欢你!
  孩子不仅词汇量有限,而且大多没有吵架的经验。对于面临“找茬”的熊海子来说,一个很有用的招数就是按句型骂!
  不管对方说什么,你都说:你是…你就像…
  比如对应上面的:你是大坏蛋,你丑,你像猪!你是个怪物,我也不喜欢你!
  音色和音量一定要比方块大!说白了,孩子吵架,要的是气势。动力来了,信心来了,处理问题的方法多了。
  家长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练习哈,重点是孩子在花园里经常遇到的内容。有了准备,孩子就不怕了。
  当然还有一个万能句型,相信很多妈妈小时候都用过,就是“你说别人是什么你就是什么。”。一般不想搭理对方这样一句话,就会让他走开!就是有点弱。
  02
  敢于反击。
  这里的反击主要是指语言。
  如果对方动手,我们还是可以先教孩子做文斗!让孩子敢于说不,用言语反击,但气势一定要跟上,因为很多时候,气势比拳头更能震撼别人!
  比如有人抢玩具,可以大声说:这是我的!你不能拿!请放下!/拿过来!
  比如有人打你,你可以看着他的眼睛警告他:别打我!再打我我就告诉老师/我打你!
  勇敢大声说“不”!一方面你可以让对方知道我不怕你,不想欺负我!另一方面会传给老师或者同学,有危险。
  还有一种更高级的语言反击,就是对对方“说傻话”。
  其实操作很简单。幼儿园的孩子智力有限。孩子只需要自信地问很多遍问题,比如“你为什么打我/抢我?除了打架还能干什么?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吗?”等等,一句话就是多问问题,对方只要一个思考就激活了理智的大脑,但是他一时半会儿回答不了太多的问题,所以他是“愚蠢”的。但是,这里的重点不是要求对方回答问题,而是要“理性”。俗话说,人大不像理查德那样理性。不管他为什么先下手为强是错的,他首先要赢得舆论的支持。
  但无论是说不还是用言语反击,操作的标准都是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同时声音一定要响亮,才能引起周围老师同学的注意。
  如果你的宝宝平时说话比较轻柔,父母一定要模拟冲突场景,带孩子练习。熟能生巧,想都不用想就能来!
  再说武术。
  01
  回去拿回来!
  吴无话可说,就是反击,拿回来!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