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社会资讯 >> 倡导“就地过年” 也想着让员工过个好年|新京报快评

倡导“就地过年” 也想着让员工过个好年|新京报快评

发布于:2021-01-14

一定程度上,防疫留人的“意外”举措,也为部分城市和企业提供了重新审视农民工的机会。

数据图,图文无关。图片/北京新闻网。

文|重船

“非必要勿离,非必要勿归”。据媒体报道,最近,全国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一些企业也向员工抛出了“橄榄枝”。近日有网友爆料,某厂老板给过年不回家的工人发了三倍工资,老板还承诺2月份工资当月结清。这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为了适应疫情防控的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近日出台了就地过节的举措。

但是,为了使这一举措真正有效,使暂时牺牲回家团聚的工人过上舒适安逸的一年,需要一些真正的激励和配套安排。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行动,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比如有的企业承诺给员工提供年夜饭和红包的福利,有的企业给留宿过年的员工提供代金券,在景区降低票价等。所有这些都是除了政府的主动性之外,还有保持人们以“可见的”诚意。

从一些企业提出支付3倍工资并设立重大奖金激励的角度来看,这不仅是防控的需要,而且相当一部分企业确实有自己的需要。和一些企业一样,因为海外订单的增加,是年末年初的生产旺季,此时防疫留人正好呼应了企业的就业需求。

此外,更多的工人将留在假期,这也将为假期后恢复工作和生产提供更多的一定保证,这也是当地经济和生产恢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好处。

所以主动上门过年,给剩下的员工做好生活安排,根本不应该被当成负担。

第一,善待农民工是一个城市包容性和文明性的体现;其次,让他们就地过年,本质上是留住一个城市的建设者,对于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说,是留住工人。在这个问题上,城市和企业应该被视为“长期账户”。

具体来说,保留措施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根据原国务院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合防控机制发布的相关规定,春节期间加班的员工需要支付加班工资和休假。这作为剩余劳动者的基本权利,首先必须无条件地得到保障。

第二个层面,考验的是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增量”服务。比如合肥、成都等地已经明确,鼓励各类用人单位休高峰假期,发放假期工作津贴,引导员工就地过年;苏州市相城区规定,春节期间安排外籍员工就地过年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补贴,对企业给予减租免租补贴;在其他地方,要求优先解决春节旅游高峰期间未返乡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入园问题.

数据图,图文无关。图片/北京新闻网。

这样花哨的挽留,不仅奖励了个人,也进一步鼓励企业留住人,不仅仅着眼于暂时的挽留,更着眼于解决农民工扎根城市的其他后顾之忧。这既体现了留人的诚意,也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温度和全面性,所以多多益善。

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企业,对于是留还是留,会有不同的考虑。在这方面,要尊重个人意愿,兼顾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刀切、照搬照抄。

应该尊重的一个原则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应该做他们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情。比如无论回家还是留下来,大家都要配合防疫的要求,留下来的人,企业和政府都要想尽办法让他们“过上好的一年”。

其实面对病毒这个共同的敌人,我们应该少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多点人道善意和平等对待,这样才能更快战胜病毒。当务之急是让大家——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安心平安的度过平安的一年。

这个目标值得大家努力。

重型船只(媒体人)

编辑:实习生:石校对:

标签: 企业 防疫 有的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