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旅游生活 >> 过去的草堂现在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过去的草堂现在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八月秋风呼啸,卷三重毛上我家。毛飞渡河洒河郊,最高的挂在林顶,较低的飘到神堂澳.“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歌是“诗圣”杜甫在四川成都草堂逗留期间创作的,讲述了他的小屋被秋风吹破,全家被淋的惨痛经历。同时也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当初,面对呼啸的秋风,束手无策的杜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家的茅草屋被风一层层卷走。1000多年后的今天,过去的茅草屋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果时空可以旅行,杜甫一定不担心他的小屋今天被秋风打破。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浣花溪,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它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时的故居。它是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好、最著名、最具特色的杜甫遗迹。我们今天看到的杜甫草堂,古朴典雅,幽静秀丽。这是一个独特的“混合”中国古典园林。虽然不是杜甫最初居住的草堂的原型,但它是在原址上建造的,自建成以来,修复和扩建一直没有中断。昔日诗人故居的田园风格,至今犹存。最重要的是,它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背景和诗意氛围,是杜甫一生创作收藏最丰富、保存最好的地方。
春节期间,天气转暖,草长了,莺飞了。许多人迫不及待地想在春天开始一次赏花之旅。为了迎接新年,成都有关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杜甫草堂年前的草堂进行了修缮。据了解,杜甫草堂的草堂建设和每个翻盖的翻新都是严格按照传统的川西民居技术进行的。别看川西坝子农村常见的泥墙草堂屋顶,里面可是有干坤的。竹竿是骨头、茅草瓦、绑茅草用的竹条等。无论是选材还是制作工艺,都要认真对待,是否靠谱取决于大师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巧。
无论是杜甫诗歌中那种典型的川西风格的草堂,还是经验丰富的大师们翻草堂的手艺,还是草堂本身所覆盖的文学历史意义,都值得后人细细品味,细细推敲。不过话说回来,鉴赏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作为中国最著名的草堂,杜甫草堂每年吸引了超过一百万的游客,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来品尝草堂的内涵,而是很多人被草堂周围的美景所吸引。因为成都的浣花溪两岸婀娜多姿,你陆路游成都时写道:“游晋城之西,醉为梅花。二十里香,青羊宫至浣花溪。”如今,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四川博物馆、青羊宫、浣花溪公园等。说明游客趋之若鹜是合理的。
走进杜甫草堂,看到了占地近三百亩的景区里的一切,小桥流水,阁楼楼阁,茂林的竹林修炼,红墙花径。除了少陵碑亭、万佛楼、大牙画廊、浣花寺等一系列底蕴深厚的地标性历史建筑外,枝头独挂凌寒的一簇簇梅花,是早春草堂里最美的风景。杜甫草堂种植梅树历史悠久。除了传统的梅花,还有一些像青梅这样的珍稀品种,还有中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古堆腊梅盆景。二月的成都街头,没有雪,但寒冷的夜晚,常常有小雨从天而降。细雨霏霏的清晨,看着草堂里粉墙瓦间点缀的红梅,能让人感受到“黎明见红湿处,金冠城重”的静谧优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