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社会资讯 >> 80岁老人去世 一家人办完“快乐葬礼”后 侦探用一滴血锁住了凶手
80岁老人去世 一家人办完“快乐葬礼”后 侦探用一滴血锁住了凶手
这是一个从事刑警工作20多年的鲍立军,永远不会忘记的奇案。这位80岁的老人在家中去世,并已结婚,但“哀悼”的想法被怀疑陷入了谋杀之谜。因为葬礼,犯罪现场清理干净了,尸体准备下葬。警察怎么才能发现真相?
当时该案因侦破难度大,受到吉林省公安厅高度关注。伊通县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鲍立军,终于用一滴血锁定了凶手。
在过去的25年里,鲍丽君遇到了无数的悬案,总共有9400多起调查案件。然而,此案的曲折,让这位被称为“案件调查百科全书”的经验丰富的侦探,叹为观止。
今天,我们要讲述这个离奇的案例。
染血的木段
2016年1月9日,吉林省伊通县,春节前不到一个月。这一天,吉林省伊通县刑侦大队副队长鲍立军接到报警。王,一位独居在马鞍山镇的80岁老人,在家中去世。村支部书记报警时,无意中发现自己在帮老人结婚时头部受伤,怀疑自己非正常死亡,要求警方介入。
临近新年,伊通县警方压力很大。接到报警后,鲍丽君立即和同事赶到村里,他们家刚刚举行了葬礼。老人80多岁就去世了,这在农村是一件喜事。屋里没有悲伤的气氛,八个孩子都很平静,甚至对警察的到来略有反感。
如上所述,鲍丽君是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进屋的。据家属说,老人前几天半夜死在家里。如果是意外,这里的犯罪现场是普通的小平房,但和鲍丽君接触过的任何犯罪现场都不一样。这几天因为丧事,几十个人进进出出,可能留在家里的证据早就销毁了。第一天,老人去世了,家人又仔细打扫了房子。可以说,从来没有哪个场景被清理的这么干净。在这样的场景下,找到与案件相关的线索一样困难。
鲍丽君觉得这个案子很难。像往常一样,他仔细检查了每个房间。不出所料,他直到进入西屋才发现踪迹。旧墙上,好像有血迹。鲍丽君俯下身子看了看。作为痕迹检验专家,多年的经验给了他一个初步的判断,涉嫌使用犯罪工具后喷血。
"老人生前的衣服和生活垃圾在哪里?"接到家人的回答后,鲍丽君和同事立即去屋外的垃圾场寻找证据。还好垃圾没有被运出村外,警察在那里真的有所收获。是三个有血的木段的残骸,普通的木段,血已经干了。疑似凶器物体给了鲍丽君答案,绝不是普通的自然死亡。
鲍丽君在上班。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开棺验尸
事实上,在来到犯罪现场之前,警方就已经计划好了开棺验尸。第一,核实村支书说的是否属实;第二,开棺验尸无疑会为案件侦破提供更多线索。但是,面对警方的提议,老人的亲属一再拒绝,有些亲属甚至表示,他们不在乎案件是否得到解决,但他们想让老人去坟墓。
但是,当血溅到墙上,三段血迹斑斑的木段出现在家人面前时,原本打算当作“葬礼”来对待的死亡似乎被隐藏了起来。
王的父亲可能被杀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在鲍丽君的坚持下,棺材被打开了,老人穿着衣服,戴着帽子。警察打开了帽子。不出所料,死者头部有钝伤痕迹。这验证了鲍丽君关于此案是谋杀的推断。尸检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鲍丽君从死者尸体解剖的伤疤中发现,80余岁的老人生前与凶手有过对抗,这说明凶手并不是身强力健之人,但到底是谁要杀害老人呢?
这个案子增加了人们的疑虑。棺材被打开解剖后不久,关于王家老人意外死亡的一些细节就在村里流传开来。有人说老人在家去世时被发现流鼻血,有人说老人尸体右肩在安葬前被高高抬起。这个信息很快被警方掌握。鲍丽君定义了30多人的内幕类别。他打算一个一个去看望死者的亲属和村民。这些平日熟悉老人,参加过葬礼的人,会帮助他们找到真相。
鲍丽君在上班。在犯罪现场,他从不放过丝毫的怀疑。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还原案发现场
在警方的接触下,案件的关键细节很快就拼凑起来了。
鲍丽君得知死者死时,尸体位于自己的东屋,头仰躺着,口鼻出血。西屋的地板上有些物品沾了血,厨房地板上还有拖着的血迹。最关键的证据是,在西屋也发现了三个有血迹的木质切片。鲍丽君作出了初步判断,西屋就是当时的第一案发现场,尸体是从西屋被拖拽到东屋的。
既然尸体是被拖来的,衣服上肯定有凶手的痕迹。鲍丽君再次拿出死者生前的衣服,仔细检查。他发现左腿外侧、臀部和左臂衣服上都沾满了大量的污垢,右肩上的衣服也凸起来了。鲍丽君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些缺陷。如果他用双手拖尸体,他一定是在背上。他推测凶手极有可能是单手作案。,
结合尸检发现,凶手身体虚弱,一手作案,凶手的画像在鲍丽君心中越来越清晰。
通过走访村子,鲍丽君也了解到一个关键信息。这位老人有晚上早睡的习惯。为了自卫,他还在床边放了一把木柄斧头。从房子里的标志来看,老人主动为凶手开门。“他很熟悉凶手。这是熟人。”
鲍丽君觉得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近了。在他的建议下,警方迅速通过调查锁定了凶手。然而,结果出乎意料:符合鲍立军推理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只有一位,是同村左臂缺失的聋哑人。
鲍立军和他的同事赶到犯罪现场收集证据。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滴血迹锁定凶手
这个结果让全村人大吃一惊,死者家属更是难以置信。有的家属甚至对鲍丽君说,破不了案没关系,但不要因为办案压力让聋哑人带头。此时距案发已七天,春节越来越近。此案惊动了市里甚至省厅。鲍丽君总是在压力下相信。各种证据表明,他的调查方向没有错。
警方专门邀请了聋哑教师参与调查。这一天,一伙人来到犯罪嫌疑人张的家里,询问案情。但张摇头回应警方提问,无法沟通审问,让鲍丽君觉得更难,没有确凿证据和口供,案件调查再次遇到瓶颈。
作为痕迹检验专家,鲍丽君决定从现场的痕迹入手。他检查了张的所有衣服,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衣服已经洗了一次,没有任何可疑的痕迹。在检查嫌疑人的鞋子时,原本冷静的张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反抗和恐慌,引起了鲍丽君的警惕。警察不小心在他的鞋里发现了443元。嫌疑人的监护人,他的姐姐说,他从来没有给过他哥哥钱。
越来越多的细节表明张涉嫌重大犯罪。“他平时有鞋子吗?”鲍丽君问:“还有一双棉鞋。”妹子回答。
那是一双普通的棉鞋,放在西屋的床下。鲍丽君以前来过几次,注意到了这双鞋,但他没有看到任何问题。他决定把这些鞋带放回去调查。
借助特殊光源,警方发现鞋子的边缘,隐约有一个芝麻粒大小的血迹,鲍立军立刻对此进行了DNA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那滴微小的血迹正是来自死者王某。
案情有了转机,该县立即向吉林省公安厅申请派出聋哑人审讯专家张某最终承认,是自己见财起意杀死了同村的无辜老人。审理此案
鲍丽君和同事在犯罪现场取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接近真相的勇气
本案是鲍丽君职业生涯中最棘手的命案之一,因为没有现场,没有口供。此前,鲍丽君因将犯罪嫌疑人锁为聋哑人而受到质疑和压力。作为痕迹检验专家,他应该负责为刑警队锁定侦查方向提供关键证据。他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判断失误,在犯罪现场找关键证据简直是大海捞针。
案件解决后,鲍丽君坦言,案件调查的每一步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只有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找到证据,才有勇气接近真相。
在过去的25年里,鲍丽君遇到了无数疑难案件,丰富的经历让他面对犯罪现场练习,从不放过丝毫的怀疑。他说,他在犯罪现场有一个短粗,他可以在难以收集痕迹的现场找到线索。正是因为他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鲍立军利用指纹、脚印、DNA等在现场直接破获了抢劫杀人等1160多起刑事案件。
现在,鲍立军已经是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现场勘查技术指导员,并入选公安部二届刑警百强候选人。面对刑事形势的新变化和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不断增强的新形势,鲍立军也遇到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刑事侦查能力。但鲍丽君认为,随着刑侦技术的发展,现在破案比当年容易多了。这几年,一些旧案背后的真凶被包立军绳之以法,这是他最激动的事情。他期待未来的侦查技术再次飞越,让每个人都能真正享受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