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社会资讯 >> 回顾2020 |新民晚报摄影师“年度专辑”:致敬英雄

回顾2020 |新民晚报摄影师“年度专辑”:致敬英雄

发布于:2020-12-22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疫情突然开始,从武汉关闭到抗疫阶段性胜利后恢复生产,宅家抗疫,在家办公,带货直播……迅速催生了云上生活新常态。但疫情并没有阻挡我们前进,中国经济迅速复苏,我们也迎来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刻。中国的探火工程、北斗发射等重大事件都提振了国民信心。

回顾这一年,我们在困难中成长,见证了更多的情感。逆境见证人性的光辉,无数英雄坚守奉献,无畏前行,让我们铭记。

回顾这一年,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记录。这一年,新民晚报的摄影师总是记录着时间的流逝,见证着城市的变迁。

这家报纸推出了一年一度的摄影师作品集,

让我们进入视频世界,

回顾这不寻常的2020年,

展望2021年。

个人感言

2020年,注定是一段特别的回忆。很多年后,当我们再次回过头来看,这一年很多人都会说是“最艰难”的一年。 线上办公、企业倒闭、大幅降薪、被迫裁员、突然失业、生活举步维艰……这一桩桩、一件件,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场考验。但唯一不变的是,纵使生活有许多苦难和不易,但总有人给予我们温暖。 前行路上,那些遇到的低谷和过不去的坎,有人会默默陪着我们一起越过。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美好,但也没有很糟糕,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爱与善良来温暖着这个世界。一个微笑、一句关心、一声祝福,小小的举动里蕴藏巨大的善意和美好。不管2020你我遇到了什么,只盼往后余生,有衣暖身,有爱相伴,所有的美好都不期而至。

2020年1月23日,新民晚报记者来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传染病诊疗网络指挥中心,通过实时监测屏了解患者病情。

2020年1月24日晚,136名上海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援助湖北,启程赴武汉支援一线。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2020年1月27日,多家医院迎来春节假期以来的第一个门诊日。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保证发热患者与普通患者分开,严格避免交叉感染,是大医院关注的焦点。患者进入发热门诊后,医疗流程在同一区域完成,真正做到了“五不放过”,即患者不离开发热门诊区域就诊、检查、检查、付费、服药,全程由工作人员指导,确保“零损失”、“零漏诊”。

2020年2月7日,上海作为中国人口众多的城市之一,疫情控制非常困难。鼠年春节,城市空无一人。从城市的天空俯瞰疫情下的上海:行人稀少的南京路步行街,无人的豫园元宵节,封闭的上海科技馆和迪士尼乐园,空荡荡的陆家嘴和外滩,上海的鼠年春节“看起来”清冷。同时,我们也用自己的声音来回顾农历新年,本该热闹喜庆的。市民们“呆在家里”,远离危险,把一年的味道留在家里。冷淡的背后是大家战胜疫情的野心。

2020年2月9日,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8名成员正在研究院前急救防护装备的穿脱过程。他们将加入中国红十字会危重病人运送队,等待通知去武汉承担危重病人运送工作。图为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成员薛前往武汉参加中国红十字会重伤员转运队,身穿急救防护装备。

2020年2月1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到紧急任务,成立一支150人的医疗队帮助武汉。从此各种群的信息提示纷纷而来,收到一句“我可以!”下午,医院邀请专业理发师免费为明天准备出发的150人医疗队剃光头。不仅有资深专家,也有很多80后、90后的医护人员来理发,其中十几岁的护士还剪掉了一根留了多年的飘逸长发。

2020年2月23日,2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出院患者在感谢医生的同时,张医生也感谢了患者的配合。

2020年3月22日下午3点30分,第三批从上海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从武汉返回上海!下午4点37分,记者在朱家角皇家郁金香花园酒店门口看到,市民们举着小红旗,自发地站在酒店门口欢迎从武汉回来的上海医护人员。欢迎的人群高呼“欢迎回来”“谢谢!”“你是最棒的。”有些人怕戴口罩传达不了内心深处的感激,就不断向车内的医护人员挥手。

2020年5月1日,小长假的第一天,记者来到浦江郊野公园,看到公园采用全预约制进入公园。在为预订的游客测量温度后,许多游客在早上10点钟到达公园。记者在核心景区奇迹花园看到游客在花园里拍照和悠闲散步,感觉非常愉快。

2020年6月27日,滴滴自动驾驶仪在嘉定率先亮相,标志着上海智能联网汽车载人示范应用进入大规模阶段,“自动驾驶仪”技术迎来新的里程碑。同日,上海首批智能联网汽车在滴滴App上开通服务。在滴滴App上注册并通过考试后,用户可以预约体验滴滴自动驾驶,乘客可以通过办公区、地铁站、上海汽车展览中心等。

2020年7月16日,来到浙江义乌做生意的人,除了著名的国际商贸城,又增加了热门目的地——“网上名人直播村”江北朱霞村(以下简称“北下珠”)。虽然叫“村”,但更像一个市场。“爆款”“供应链”“社交电商”……广场建筑排列成网格,店铺外墙的关键词让人眼花缭乱。创业者来自全国各地,可以在网上遇到用手机直播,到处拍段子的名人主播。

2020年8月25日,“我们团结一致”上海新冠肺炎肺炎防控主题展开幕。这次展览以图片、场景和实物展览为基础,充分利用了各种新媒体和多媒体手段。有700多张图片,200多套实物,4个巨幕多媒体解说,还有很多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定制的小视频。图为防护服和口罩组成的“天使”,背后是城市各界的配合和充分保障。

2020年9月12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截至2013年底,全县贫困人口近20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5.85%。1996年,澜沧县被列为上海对口支援受援县之一,黄浦区提供对口支援。24年来,上海组织实施了一批援助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东辉镇板里村被誉为舞蹈之乡。拉祜族的姑娘们能歌善舞。图为村里的国家歌舞队表演歌舞。

2020年9月24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上海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举行,主题为“绽放中国梦”。该公园占地8840亩,预计游客约300万人。根据确定的进度,节点整体施工进度在可控范围内。截至9月中旬,复兴馆和世纪馆已完成约三分之二;竹藤博物馆已建成约一半;花艺馆、百花馆、华堂分别完成70%左右;园区的水系现在基本连通了。

2020年10月21日,上海“一网统一管理”区域物联网运营中心正式开业。这也是中国首个城市物联网运营中心,标志着上海城市运营管理进入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

2020年10月28日,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领导劳动技能大赛——现场观摩大会上,无人收割机、农用无人机逐一展示。据报道,无人驾驶大型联合收割机是SIIC集团与江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合作的最新科研成果。收割机每小时可割20亩水稻、30亩小麦,每天可割200亩水稻、300亩小麦。无人驾驶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智能农业机械正逐渐成为崇明农业发展的新常态,帮助崇明打造世界级生态岛。

2020年10月29日,参展的进口冷链食品采取“分批入库,统一进馆”的运营模式。为此,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制定了全程闭环监管的疫情防控方案。图为工作人员在检查冷链食品。

2020年10月30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受全球疫情影响,今年论坛大部分会议都是多方远程视频进行。图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观看开幕式。

2020年11月4日,作为Mainland China首家迪士尼度假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是浦东发展乃至上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十年来,迪士尼是浦东最大的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建设项目。5月6日,上海迪士尼团队发布重磅消息,宣布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5月11日重新开放。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疫情下重新开放的迪士尼乐园。

2020年11月9日,青浦和吴江两条断裂的道路,东航路——号和李亢大道,隔着筼筜湖相望。两地居民互相联系,是期待已久的事情。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成立后开通的第一条省际破路,建设规模为双向四快两慢车道的东航路对接李亢大道项目于上午正式通车,从青浦到吴江仅需5分钟。同时,示范区1号公交线路也将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线路长度将缩短6.2公里,大大方便了两地居民的交流。

2020年11月10日,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三十年前,上海浦东地区GDP是60亿元;2019年,数字为1.27万亿元,增长210倍。如今,风华正茂的浦东,早已脱胎换骨。从蛙鸣的浦东稻田,到高耸入云的“建筑森林”,再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上海速度”,这些惊人的变化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是上海现代化的缩影。图为浦东陆家嘴地区全景航拍图。

2020年11月12日,“国家战略指导下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开幕,图片1000余幅,视频33个,主题演绎片5部,4D片1部,大型装置5套,现实生活还原4组,实物近百种.它营造了全方位的沉浸式参观氛围,从多个角度展示了浦东30年发展开放所肩负的国家战略。

我们的记者徐程照片

标签: 上海 疫情 上海市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