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百事聚焦 >> 一次现实的思考:刚花了几万块报了班,孩子却不想去了

一次现实的思考:刚花了几万块报了班,孩子却不想去了

发布于:2020-10-14
  一个,
  读者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
  “孩子们对嘻哈/钢琴感兴趣。报了班,过了几节就不想上课了。我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孩子想放弃,是因为兴趣而被迫坚持还是放弃?
  我之前没有发言权,因为小胖在三岁半之前没有注册任何课程。
  直到他三岁半后逛街,要求试镜,报了几个班,才给我同样的灵魂折磨。
  而在他身上,我发现:哦,有时候孩子所谓的怕困难不仅仅是怕困难。
  当然,这个发现只适用于有类似问题的孩子。毕竟,坚持的理由是相似的,但放弃就不一样了。
  最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要探究他们背后的差异,这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细心观察。
  其次,
  故事开始于:
  去年,小胖要求上功夫课。给他上课的老师是商店经理,他知道如何引导孩子们。与其上课,不如在鼓励和指导下玩耍。
  他期待着每一节课。上完第二节课,发现我家附近也有这个机构,就把他转到我家附近的班里继续。
  换班后,小胖班里全是4岁左右的孩子。大部分都练了快一年了,上课的老师是个很严格的老师。比如他给孩子压腿,几个孩子被压到后面就哭了。他将得到一个非常严肃的教训:
  “男人是不允许哭的!再哭,继续按20号。”。
  孩子们只能胆怯地忍住眼泪,小胖也不例外。
  与他的同学相比,小胖不能做所有孩子都能做的动作。轮到他做动作的时候,他不能。老师会让他拖着垫子站在所有孩子对面一遍又一遍的做。
  我在球场外看得很清楚。他做不到,这让他很尴尬。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做这件事只会让他更尴尬。
  但即便如此,我的原则是:
  如果小胖不跟我说什么,我也不会问他是不是习惯这个老师,因为他是逐渐长大的,我希望我的判断不会影响他的感受。
  第三,
  当新老师要上第三节课时,小胖对我说:“妈妈,我可以不上这个课吗?”
  我问他。
  “你不是很喜欢吗?为什么不呢?”
  他说:
  “太难了,我不想去。”
  他说了每个孩子可能会说的话:“太难走了”。
  是因为他真的害怕困难吗?
  我继续问他:
  “你觉得难,难吗?哪个动作,我妈都会看一看。”
  结果他说他能做所有的高难度动作。
  他没有再说一遍:
  “我怕上这个课,老师太凶了。”
  当一个孩子说“老师太凶”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告诉他,他对老师很严格,是个好学生,不要挑?父母一句话回去,严老师可以做好学生,猛对你有好处。其实是切断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途径。
  反复碰壁之后,孩子只会形成一个想法。告诉大人也没用。反正他不会明白,所以说实话。
  想想我们小时候对父母的感觉。
  我不想这么做,所以我告诉了小胖:
  “你做得很好。你把你内心的想法告诉了你妈,说明你信任我,我很开心。那我们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他说:
  “你怎么不和老师说话,能不能不要这么凶?”
  我继续和他说话:
  “据我观察,老师不仅对你凶,他对班上所有的孩子都凶,所以他不反对你。每个人对“凶”的解读都不一样。你觉得凶,但是老师就是觉得他严,是在为你好。这个想法很正常,我们应该理解。
  而且,这是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有时候很难改变。如果妈妈和老师说话,老师不一定能改。要不我和这个机构的负责人谈谈,把你的想法和我的观察告诉负责人,让他看看能不能重新安排一个适合我们的老师?"
  逐字逐句说了这么长的分析,我希望传给小胖:
  如果出了问题,除了逃避和放弃,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
  第四,
  小胖说:“你有个好主意!”
  于是我就去找组织负责人谈了。
  经过一个愉快的转变后,这个班的孩子仍然比小胖,大,知道的也比他多。但是这个班的老师是一个严格但是鼓励的老师。
  是同一个想哭的小孩压腿。最后一个老师说:“别哭!哭的话再按20。”。
  而这个老师是:“太好了!我坚持了40个数字,很快就结束了!”;“太好了!比上一次好,加油!”
  其实练习标准没变,老师语气还是严厉的,但鼓励效果明显。
  有时候,在家里玩的时候,小胖想起一个动作,会主动说让我们练XXX动作。
  每周上课,老师都会带他们一步步突破体能,完成一些新的挑战。但是小胖乐在其中。他没有哭着抱怨不再去上课了。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