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科技前沿 >> 紫光展锐:基于展锐6 nm 5G芯片的手机将于明年量产
紫光展锐:基于展锐6 nm 5G芯片的手机将于明年量产
紫光展锐正在积极部署5G。除了配备6纳米5G芯片的手机将于明年大规模生产之外,展睿还推出了一系列5G产品。
“T7520很快就要达到CS(商用样品)的状态,我们一直在这个产品上投入大量的资源。这个产品是我们整个5G,尤其是消费类产品的重要根。我们正在规划一系列基于T7520的5G SoC产品,它们都在路上。”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周晨在接受CBN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搭载展锐6 nm 5G芯片的手机将于明年量产。
在中国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加快推出5G网络和基站产品后,中国本土手机芯片设计师也加快了步伐。2020紫光展锐市场峰会期间,展锐发布了联通搭载其5G芯片的第二代5G CPE VN007、5G射频前端完整解决方案、针对5G R16的NB-IoT芯片V8811、智能驾驶舱芯片解决方案A7862、车级双频定位芯片A2395、旗舰智能手表平台W517等产品。
2019年2月,展睿在巴塞罗纳MWC首次发布了首款5G技术平台Makalu 1.0和5G基带芯片春腾V510。5G手机、5G CPE、搭载该芯片的5G模块等移动终端已经商业化;2020年2月,展睿推出了其第二代5G智能手机平台胡本T7520,这是首款搭载6纳米EUV的5G SoC。
在谈到展睿为何选择6纳米工艺时,紫光展睿首席执行官楚青表示:“EUV让摩尔定律复活了。工业上第一个使用EUV的工艺节点是7纳米。我们选择6纳米是因为EUV的应用更加成熟,供应充足。”
目前一些主流5G手机芯片纷纷采用5 nm解决方案,但先进制造技术的第一代产品往往有较高的试错成本。“EUV在5纳米比6纳米和7纳米用得多,但它会带来新的问题是,它能降低成本吗?”初晴提到。
中国联通终端与渠道支持中心/中国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风卫在11月5日的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联通预计2021年手机市场将稳步上升,手机销量达到3.65亿部,5G手机超过3亿部,5G手机市场份额超过90%。与此同时,5G模块的性价比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泛终端市场将持续三位数增长。
关于疫情的影响,周晨表示,展锐之前的手机大多销往海外,因此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7月份以来,手机业务全面恢复到去年的水平。「即使自九月以来,与去年同期比较,我们每个月都取得可观的增长。从全年来看,我们实际上会有很好的增长。”
5G开辟了万物互联的世界,工业互联网将迎来快速发展,也将推动上游工业电子的发展。2018年12月15日,紫光展锐宣布成立工业电子事业部。楚青表示,2019年,该部门的收入为1亿美元,今年以来同比增长150%。
与消费电子不同,工业电子的产业链更长。紫光展锐高级副总裁黄玉宁指出:“手机不是被消费者收藏,就是被消费者直接购买;在工业电子领域,最终客户可能要经过一系列中间商才能获得产品。”
黄玉宁表示,工业电子的原厂芯片厂商需要注意各个环节。“在不同的行业中,我们看到领头人去探索新的行业或切入这个行业。一旦进入,就有跟随者或者同行在上面做二次开发,所以会有很多客户。尤其是模块制造商,他们不是我们的最终客户,但这些模块将为成千上万的行业提供动力。比如通信模块在各种需要基本连接的环境中都有通信需求,所以这就需要整个生态的配合。”
黄玉宁也认为5G给RISC-V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在5G可能会带来一个新的更大的市场,也就是在传统单片机上增加5G应用的时候。5G低延迟、高可靠性的特点特别适合工业场景,于是出现了新的可能:工业控制器和基本连接功能连接在一起,出现了工业控制器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