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科技前沿 >> 从“人均主播”到“割肉”的直播会在2021年退潮吗
从“人均主播”到“割肉”的直播会在2021年退潮吗
郑州知名主播“和谐三姐妹”已经公司化,河南商报记者王芳贤有很多主播/图片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李兴家
郑州首播主播“隽隽二姐”日均销量400多万,可以满足入驻商家对直播电商效果的终极幻想。而无止境的烧钱,漫长的投资,资源和流量只涌向头部,大量来自传统实体的商家在烧完资金和信托后纷纷下线逃回。
2021年,服装直播电商的浪潮会退潮吗?我们提问,是在问直播电商的浪潮,在经历了两年的高速增长和纠结于数据造假和流量焦虑之后,是否会退去。
毕竟风口总是稍纵即逝的。
被“割韭菜”后,大批主播突然离开?
有的人晚上走,有的人早上进。
有些穿着戏服的人被大浪击退了。2020年9月,手握20多万粉丝的郑州中老年女装领袖王晶(化名)带领助理播音、客服、文案团队,前往“圣地”杭州一个月。回国后心灰意冷,辞退了直播团队,退掉了130多平米的直播工作室,卖掉了粉丝20多万的短视频账号。从去年7月第一次播出到含泪退出,她已经投入了几十万元。王晶为这个号倾注了很多心血,累得嗓子都快哑了,一次直播6个小时已经是惯例了。
但是,王晶别无选择。为了不烧钱没完没了,她只能强行止损。原因是在这次南行期间,她以为自己发现了直播电商——繁荣背后的冷酷现实,“不烧钱就没有流量,烧钱不一定能杀”。
孕婴女装品牌Villi做的更好。疫情初期,她羡慕点对点直播。她投入50万,勉强维持了三个月,彻底切断直播电商,放弃了100万粉丝的短视频账号,任其自生自灭。按她的话来说,“不值得卖,扔在那里就行了。”
虽然有100万粉丝,但每场比赛只有几百人看。烧钱烧了数据的虚假繁荣,却没有带来转化率。她觉得“割韭菜”。
数以百万计的日销量和明星涌入直播室,让受困于线下收入天花板的传统服装批发商看到了希望,像洪水一样涌入直播电商轨道;然而天价的坑费和无休止的烧钱,让商家“割”了一圈韭菜,然后又骂骂咧咧的走了。
大浪淘沙,直播电商成了掌门人的天下?
还有服装主播每天等着6点准时开播,但他们是这个行业的既得利益者,成了头头。
郑州头号服装主播“隽隽二姐”,即使在第二次播出和团队冲击后,依然火力十足。据《河南商报》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拥有998万粉丝量的Aauto rapper主播“隽隽二姐”在过去7天内已开播6期,总销量51万张,销售额2329万元。
“每天销售10万份订单,销售额超过400万元,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业内人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做了10多年服装批发生意的“和谐三姐妹”,去年初专注于活送,疫情初期突然爆单,一夜之间从7万元涨到8万元,第二天涨到10多万元,然后日销售额在15万元左右。
一年的审判给她带来了与王晶完全不同的命运,王晶从部落中被杀,走上了行业之首。河南商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数据是,《和谐三姐妹》Aauto rapper拥有38万粉丝,最近一周已播出12次,销量2.3万,121万元。她在大观国际贸易中心租了更多的空间,扩大了自己的团队。
从国家纬度来看,2019年淘宝直播GMV(总成交量)突破2000亿元,累计用户4亿。在“双11”当天约200亿元人民币的GMV,李佳琪和威亚分别砍掉了近30亿元人民币,约占淘宝直播市场的30%。服装直播占据直播行业的半壁江山。根据淘宝直播2020年9月的销售额,“服装、鞋包”销售额占当月销售额的近一半,占48.6%。
问题的关键是,能有几个“二姐”,李佳琪和魏雅?
2021年是
服装直播电商的退潮之年吗?今年会是服装直播电商的退潮之年吗?行业内没有给出统一答案。
审慎者如服装商圈“一姐”银基广场,其总经理苗俊雅认为,经历了一年的大浪淘沙,行业到了持续性、深入性电商主播真正开始发力的时候。
看好者如大观国贸,其专门在A座6楼划出大片区域做直播基地。其总经理马朝明认为,直播风潮并没有降温,在火车站服装商圈,不少有意识、有实力的服装大户开始涉足直播,或者自己招募直播团队,或和大主播合作带货;另外一些经营困难的中小商家和个体户,开始把重心转移到线上,全力从事直播电商。
中立者如研究服装行业十多年、著有《电商时代·新实体盈利密码》的丁兆领认为,直播电商行业依然遵循二八定律,“80%肯定是不赚钱的,被割了韭菜。如果没有黏性和转化率,直播电商就没有未来。”
不过,一些数据可以侧面反映行业的更迭。河南商报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去年上半年有600多家商户开通了抖音、快手账号,到年底仍在坚持做直播的有150余家。
头部效应在任何一个成熟市场都会有所体现,越早布局的企业,胜出的概率越高。
“从平台规则和趋势来看,2021年获取流量比2020年会有更大难度,直播带货准入门槛也会提升,在头部主播已经稳定和获取平台权重支持的平台机制下,新入商家需要更大的投入和更多的玩法。”马朝明预测。
也就是说,如果直播电商潮降温,大概率指头部以下主播。
“品牌军”反击,直播电商开启品质时代?
或许此时恰恰是“品牌军”反击的时刻。
主播挟巨量流量,向厂家压价,为流量所困的上游供应链出于续命考虑委屈接受,被压榨得没有利润,最终转嫁给消费者的很可能是低质产品。这不是正向生意链,真正的良性生态链是厂家、主播、消费者多方受益。
正如实体服装一定要经历从摆地摊的散货批发到品牌化发展路径一样,直播电商同样要走从低价散货到品牌的升级之路。
“当大家认为直播电商不能做时,恰恰是品牌商的机会。”丁兆领认为,“因为先行者已经把该走的路都走过,该掉的坑也掉过,游戏规则已经跑通。”
“品牌军”将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体量优势、成本优势、供应链优势、品牌优势、品质管控优势等,和早入场的头部商家形成正面PK。另一方面,国家对低质产品的管控将愈加严格。快手头部主播辛巴因“假燕窝”事件被罚90万元,被封禁60天,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丁兆领预言,直播电商2019年爆发,2020年野蛮生长,也将在2021年迎来洗牌时代。
马朝明同样预测,2021年,整个行业必将趋于正规化和品质化,抖音、快手等平台已陆续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对一些假冒劣质产品和不良直播行为进行整顿,这也是所有电商模式有序发展的必要过程。
不过,品牌在拥抱线上时,应不忘初心。苗俊雅特别提醒,线上只是工具,因为线上而完全放弃线下,就如丢掉自己打拼多年的领域跨入一个市场近乎饱和的不熟悉领域,等你掉过头来再回归线下,等待你的只是客户流失、政策扶持中断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