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科技前沿 >> 跨境电商“事故”背后:出口增速40%运费突破5倍
跨境电商“事故”背后:出口增速40%运费突破5倍
经历了近两年的低谷,跨境电商终于迎来了2020年的转折点。
“疫情仍然影响出口。去年12月份我们有一个2000多万的订单,因为物流问题无法发货。中欧列车虽然能交付,但也面临困难,主要是物流服务人员不够,卸货效率不高。”近日,好孩子集团董事长兼创始人宋郑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透露,出口贸易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0%左右,疫情推动了产品整体出口,推动了企业数字化。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1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0年外贸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逆势上升。全年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1.69万亿元,增长31.1%;出口总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0.1%;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查验放行进出口清单票证24.5亿张,同比增长63.3%。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等电商平台的数据持续改善。敦煌网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树彤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海关数据的发布证实了该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并相信它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关注和投资,这对该行业的发展是一件好事。目前在欧美主流国家,物流已经恢复到和以前一样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好。“预计第一季度物流运输成本会下降,这三个月是行业淡季。但更多的判断是困难的,因为在海外疫情严重的时候,没有办法做出明确的判断。”
全球对“本土经济”的需求爆发了
2020年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包括沃尔玛、塔吉特和百思买在内的许多美国零售商宣布感恩节不开放,瑞典和德国的大多数城市也取消了圣诞市场.
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在主动或被动地将其消费行为转移到网络市场,对“家庭经济”的需求正在全面爆发。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的重要渠道。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笔记本电脑等“家庭经济”产品出口2.51万亿元,增长8.5%。
行业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阿里巴巴国际站数据显示,2020年平台交易量激增101%,商户订单数同比翻了一番。前五大销售行业是:机械、家庭园艺、消费电子、美容护理、包装印刷;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全年持续不减,11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145%;空气净化器成为出口黑马,4月至11月累计交易额同比增长近10倍。
跨境电商B2B出口平台敦煌网数据也显示,2020年“黑五”、“网一”期间,交易量创平台成立16年来新高。超过35%的商品类别交易量同比翻番,超过50%的商品类别达到年度最高;大量新买家涌入,较上月增长68.7%;客户平均单价同比增长25.1%;同时,在法国和西班牙市场,已经达到了建设网站的最高一天交易量。
特别是传统购物季,平台上的家居用品营业额同比增长111%,其中家居整理清洁用品增长423%,节日派对用品增长166%,宠物用品增长85%,厨房用品增长73%。
然而,2020年对中国企业来说并不容易。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体疲软,增速放缓
“尽管存在疫情问题,但今年上半年疫情过后,即使海外国家遇到困难,也传递了一些经验,包括物流属于基本民生,基本上会优先发展基本民生业务。今年下半年虽然有疫情的反击,但整体适当的投资率明显比上半年好很多。这说明海外国家对疫情的应对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保障。”王树彤分析道。
运输物流成本增加了五倍
海关总署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奎文表示,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进出口贸易额在疫情期间呈现出上升而非下降的迹象,成为稳定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跨境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首选和外贸创新发展的先锋,拥有1800多个海外仓库,成为海外营销的重要节点和外贸新基础设施。独立站和DTC已经成为业界的热门词汇,聚焦最大的市场和资本,也走出了Anke、SHEIN等明星企业。主流电商平台逐渐转型为生态平台,生态产业链成为趋势,尤其是在物流、资金链等环节。
受疫情影响,空运跨境物流能力和海外交货压力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海外跨境电商平台
的配送时效上变慢。据了解,海运抵达美国西港口约23天,美东港口40天左右,到欧洲30-37天。相比往年,延误7天左右。铁路抵达欧洲站到站需要28-35天左右。相比往年,延误10天左右。专线(空运)今年下半年去往欧美基本上在15-20天妥投。通过邮政发往海外大多在20-35天妥投。相比往年,延误5-10天。另外,在海运的运能上,海运货柜出现了极度短缺的情况。不仅如此,铁运货柜也出现短缺。其中,海运去到欧洲、美国,铁运去到欧洲,集装箱出现了“摇号”情况,资源极度紧缺。因此,整个物流成本也有较大上涨。近期,海运集装箱运费突破历史极值,达往年5倍以上,铁路运输费用也上涨2.5倍左右。
因此,平台方也在积极协调资源,以保障物流服务。一名跨境电商行业人士介绍,大批量产品一般会走海运或者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只有到欧洲,通过德国和比利时进行分发,海运其实是去到欧美主流国家。小型商品,或者卖家认为有爆品潜力的,比如小家电,会通过铁路、海运备货至海外仓,以缩短投递时效。在买家没有指定物流方式的情况下,卖家也会根据自身的运营店铺水平和单量,选择快递之外的其他物流渠道,比如专线等。
目前,在B2C市场上占据较大体量的通道仍然是邮政直邮。“速度最快的空运肯定是费用最贵的,比较小比较轻的货物,或者说买家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的货物,哪怕多花点钱也愿意走空运。整个市场,还是以海运、铁运为主流。”该人士进一步透露。
平台升级势在必行
在下半年贸易回暖、旺季爆单、国际运力紧张的状态下,多个跨境电商平台都通过联合海、陆、空、快、多式联运五种物流方式,以保障商家运力。在业内看来,跨境物流仍然是非常大的不稳定因素,而且很有可能会出现极端情况。
这令平台的运营能力也面临考验。“既要解决商家精准获取订单的问题,还要确保国际运输、跨境支付等环节的畅通。”阿里巴巴国际站总经理张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平台搭建起了一套全球支付结算金融、关务、物流等全链路跨境供应链体系,能为参与国际贸易的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相当于为贸易产业提供了“水、电、煤”等基础保障。
在他看来,疫情如同催化剂,必然会让传统外贸商家转型到数字化新外贸的赛道上来。
眼下,以快销速卖为目标的中小卖家,一般选择与第三方海外仓合作,交易环节的打通和资源政策的倾斜,可以获得更大的价格优势。此外,产业链上企业的真实贸易融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产业链上整体资金流动得以优化。2020年初,敦煌网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推出国内首个面向出口跨境电商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信贷产品“电商贷”,可以提供最高200万的贷款额度,以及最低4.5%的贷款利率。
户外骑行用品卖家Michael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敦煌网海外仓打通物流瓶颈,他销售的骑行用品旺季,打破了5月到10月的限制,实现了全年销量连涨,销售额突破千万。“第三方海外仓只能打通物流,但是游离在我的整个交易体系之外。选择平台的海外仓,不仅因为平台背书,专业度和合规性强,还因为连带获得的运营帮助。”
目前,通过与中国邮政合作的“优先邮”服务,在目前空运普遍延误5-10天的情况下,敦煌网可以保证去往美国平均时效9-15天,妥投率90%,去往英国平均时效15-18天,妥投率超过92%,而在外贸行业,欧美妥投时效一般为15-35天。
尽管行业仍然面临不确定性,但是对于跨境电商从业者来说,这依然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春天。平台通过全球贸易大数据实现产业链全环节互联,在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资讯、广告宣传及在线交易服务的基础上,还能够结合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在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电商运营等增值创新服务方面,迎来进一步升级和洗牌的机会。归根结底,真正的竞争力在于产业链的降本增效。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