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科技前沿 >> 投资2万赚1300万 特斯拉降价最重要的是买威来的股票
投资2万赚1300万 特斯拉降价最重要的是买威来的股票
这篇文章是深潜原子的第143篇原创作品
特斯拉又降价了,趁着元旦习惯性涨价屠刀。
消息一出,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利有弊是可以理解的。威来和小鹏的创始人也回应了,李斌盛传Model Y没有对蔚来带来影响,订单量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之后,我补充一句,好产品为什么要降价?特斯拉是按成本定价的。当他们的成本下降时,他们就降价,我们(蔚来)是预测了将来的这种成本,可能下降的空间,我们在那个时候就按照这个定价了.
何肖鹏在朋友圈回应。这一次,我们有信心我们的朋友会在元旦降价。我们甚至没有开内部电话会议。这些数据也充分证明了降价已经证明仅仅是营销的方式而已,而且还肯定是双刃剑.
何小鹏朋友圈
01
特斯拉和蔚来们,不是零和博弈
不知道销量会不会影响。但2021年初之后的资本市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特斯拉再创新高,以蔚来为首的造车新势力也依然被看好.第一个交易日,特斯拉股价上涨3.42%,创下历史新高,市值被逼入7000亿美元;威来上涨9.79%,小鹏上涨2.97%,理想上涨12.59%。
对于大多数炒股的人来说,3年赚3次是很不错的。很多人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年10次甚至20次的机会。2020年,特斯拉股价从85美元飙升至735美元,威来股价也从2.9美元上涨至53美元。在一个股票交易软件上,一个股东以2万元的最低点开始了威来,一年后2万元变成了1300万元。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以岩浆般的热量爆炸。
这种惊喜不仅仅体现在股价上。1月3日,特斯拉和威来汽车双双公布了2020年成绩单。纵观2020年,在两家公司的交付量都实现了非常惊艳的进步,这不仅是特斯拉和威来的胜利,也是电动智能汽车大趋势的胜利。
自动驾驶
特斯拉将在2020年交付499,550辆新车。距离50万辆的交付目标只差450辆。尽管如此,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近36%。马斯克特别表示:“我很自豪特斯拉团队实现了这个重要里程碑(2020年,将生产交付近50万辆特斯拉汽车)!在特斯拉的早期,乐观地说,我认为我们只有10%的生存机会。”
威来2020年交付了43,728辆新车,同比增长121%。因为基数问题,这个增幅明显大于特斯拉。同时,威来还发布了2020年12月的发货数据,7007辆,首次突破7000大关,创下月度发货新纪录。
特斯拉在之所以会触动那么多人的神经,离不开一个常见的思维误区,,那就是: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当作经典的“零和博弈”.降价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一块蛋糕。特斯拉多咬一口,威来人就少咬一口。这种观点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但肯定不是完全正确的。
主要原因是,从长期趋势来看,
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一个增量市场。虽然过去的2020年情况有点特殊,补贴退坡叠加疫情影响,短期内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进入到下半年,新能源车市的表现已经明显回暖,造车新势力的销量都超过2019年。在之前文章我们提到,特斯拉Model Y的降价首先冲击的是BBA的消费群体,其次客观上让更多潜在消费者对新能源车产生了更强烈的购买意愿。这也是国家引入特斯拉这条“鲶鱼”的其中一个目的。在整个新能源市场做大后,造车新势力们在承受冲击的时候,也会享受到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的红利。
02
新能源汽车的真相
所有造车新势力都应该感谢特斯拉和马斯克。他们的存在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新能源车不是把发动机、变速箱、油箱换成电动机和电池就了事的。它需要从头开发一个电动车平台,并通过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驾驶等功能,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新能源车就是从燃油驱动变成电力驱动,却忽视了新能源车包含的第二层变化,汽车的数字化。
△自动驾驶
正如有建约车评在谈论这件事时说的,汽车行业将会彻底地被数字化,传统的汽车将会在根本性上丧失竞争力,整个汽车产业的能力体系将会发生彻底的更迭,产业也将会发生彻底的更迭。
汽车将不再是出行工具,将会成为智能移动空间、智能终端、移动能源中心、机器人。在马斯克的构想中,特斯拉就是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手段,来一场彻底的革命。你驾驶的不是一台汽车,而是一个大号的可以移动的计算机与智能机器人。
因此,在这波新能源大潮中,数字化才是要命的点,能源的变化只是外在的表象而已。
要实现智能化,就需要汽车像人一样,能够感知外界、自主决策并迅速作出反应,它要求汽车拥有集中式的架构,并能够通过软件的升级提供新的功能。
然而传统燃油车是分布式的架构,各个部分之间的信息互通还很慢,其本质就是一个机械产品,想要新功能就要增加新的零部件进去,然后再对整个车辆的设计进行微调。
类比到智能手机,传统车厂可以运用百年工艺通过非常精密的结构实现部分智能手机的功能,但它永远也只是一个功能机而非智能手机,但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企却是以打造一款智能手机为目的,以垂直整合的模式重构汽车结构,这种方式产出的,即便在现阶段会出现各种BUG,但毫无疑问它是代表未来的智能手机。
因此,这波新能源大潮实际上是披着新能源外衣的数字大潮,打败燃油车的也不是电池和电动机,而是自动驾驶和OTA升级。
03
特斯拉对蔚来们的真正杀手锏
在全球所有车企的市值排名中,特斯拉位居第一,并且它的市值已经相当于2-9名的汽车企业的市值总和。回到新能源这个市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销量之和,相比特斯拉近50万的销量还是差距很大。
作为国内发展最为顺利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威马虽然暂时不用担心资金问题,并且有能力稳步推进产品和技术的升级,但销量差距带来的规模效应是悬在新势力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种规模效应不仅体现在硬件成本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数据喂养自动驾驶AI算法的软件层面。马斯克一直信奉“以价换市”的策略,甚至说过,未来有一天,把成本压到极致,车可以白送,依靠软件挣钱。在马斯克的规划中,软件收入这部分才是特斯拉的真正核心竞争力、杀手锏、长期利润来源。
△特斯拉软件收入
因此,特斯拉的任何一次降价都是早有预谋。但降价这么频繁,除了国产化的顺利推进,有很大因素也是中国市场造车新势力这些竞争对手的出色表现。
自动驾驶是下一个战场,这一点是共识。但在真正商业化到来之前,特斯拉摸着石头过河,造车新势力摸着特斯拉过河,特斯拉的技术领先幅度已经逐渐被缩小。
有算法工程师告诉深潜,单纯的硬件性能提升永远要面临边际递减效应。在自动驾驶领域,只有不断大量采集车辆行驶数据,才能验证和提升自动驾驶技术是否具备或超过人类驾驶者的能力,而这才可能是未来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
△自动驾驶
所以,特斯拉“以价换市”的行为是期望在新能源车市场彻底定型前,抢占足够的市场份额,积累自己庞大的自动驾驶数据。作为自动驾驶数据的入口,车队规模决定了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的天花板。
从价格到销量,特斯拉在2021年的开端就给造车新势力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特斯拉都是横在造车新势力前面的大山,要想搬开这座大山,造车新势力需要在研发、成本、技术等诸多方面不断挑战前行。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旧是一片蓝海。容得下特斯拉,也容得下造车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