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房产快讯 >> 李嘉诚与潘苏通围绕何文田站项目竞争的合作裂痕
李嘉诚与潘苏通围绕何文田站项目竞争的合作裂痕
观点地产网在杠杆游戏中倒下后,印稿金融的财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当印稿金融陷入金融危机,接连停牌复牌,市值暴跌时,它尽最大努力筹集资金,包括但不限于资本周转、出售重要资产、抵押贷款、签署重组协议、折价配股等。其间迎来了白大侠常氏的第二次救援。
然而,由于巨额债务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围绕印稿财政困难的资本故事仍在上演。
这个故事以一个又长又实的故事开始,矛盾集中在对何文田站项目的争夺上。其中,或多或少地宣告了常氏与印稿的合作出现了裂痕。
争夺“何文田”
2020年7月中旬,印稿出售了其在香港的桥头堡——印稿国际金融中心,这使其迫在眉睫的资金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随着债务问题的解决,常氏援助印稿的市场消息持续发酵,直至8月底。印稿金融与长实签署一系列重组协议,抵押印稿金融国际中心进行再融资,长实牵头共放贷87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重组协议还包括长实收购潘苏通持有的地铁何文田站一期物业开发项目,暗示何文田站上部结构项目也是出售选项之一。这进一步证明,常氏帮助印稿的计划不是简单的经济帮助。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比赛的另一方出现在了何文天项目上。
2月22日,长实集团公司对潘苏通及其私人公司高燕投资提起诉讼。
根据申请表,去年9月1日,金银金融、潘苏通、常石签订了“优先接受或拒绝权合同”。如果潜在买家出价收购何文田站项目的部分或全部权益,潘苏通应通知昌石,昌石也有权拒绝并以同等价格购买相关权益。
因此,长江实业要求潘苏通、金银行对长江实业较早前与盈俊集团签订地铁何文田站开发项目框架协议进行全额补偿。
其实矛盾十几天前就开始发酵,逐渐激化。
2月9日,英俊与潘苏通、印稿和高淳投资签署了框架协议,将项目开发商的所有权利和责任移交给英俊或其提名人。应骏将承担开发协议项下作为开发商的所有权利、享有权利、义务和责任。英君已经向港铁支付了10亿元人民币的可退款诚意金,诚意金将由港铁委托至2月25日。在此日期之前,应骏拥有对何文田站开发项目进行尽职调查的专属权利,并准备最终协议供潘苏通等人签署。
根据诉状,常实在盈军公布消息之前没有得到通知,因此他分别于2月10日和16日两次致信印稿和潘苏通,要求对方提供与盈军拟议交易的信息,但仍未得到通知。因此,常氏向印稿和潘苏通要求赔偿,并请求法院强制对方履行合同并提供相关资料。
不过常侍的态度还是留有余地的。在接受采访时,常石说:“我相信这件事是一个误会。我只是想提醒对方遵守协议,事情应该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解决。一旦问题得到解决,传票将被撤回。”
另一方面,对于印稿和英君的态度,潘苏通通过公共关系表示,他不会对此事发表评论。鹰君也不予置评。
商人更赚钱。有业内人士推测,在巨额债塔下,潘苏通与常氏的融资协议只是权宜之计。为了填补这个漏洞,印稿迫切需要更多资金。另一个资产争夺者,——盈军,应该给出更高的价格。
在商业领域,时机和利益很重要,所以常氏把印稿从泥潭中拯救了出来。然而,当其参与印稿债务重组时,有市场消息称,潜在买家希望购买该项目的部分权益,长实也对该项目感兴趣。
从常氏的这篇报道可以看出,它对何文田项目的意图是明显而强烈的。
翻查过往资料,何文田项目原由高银金融持有,潘苏通在2016年12月透过与高银金融合资
以补地价约62.8亿港元投得地皮,拟由高银牵头合资发展成高级豪宅项目,2018年再以60亿港元将权益一并出售予潘苏通。
根据鹰君本次与高银签订的协议,该土地为香港九龙何文田(九龙内地段第 11264 号)北面用地,最小及最大建筑面积分别为4.14万平方米及6.9万平方米,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除非另获批准,否则该土地将发展成不少于800个及不多于1000个住宅单位。
四年前投地之时,何文田项目之优质引得多房企青睐,高银金融突围而出亦颇为出乎意料,投得项目的潘苏通十分欣喜。
彼时失意者中便有长实的身影。据悉该项目共收到六份标书,其中五份来自本地大型发展商,当中包括长实、新鸿基及会德丰地产以独资方式入标,另合组财团入标的是来自由新世界及信置所牵头的财团。
目前的这场争夺中,长实似乎处于稍显“被动”的不利状态。不过随着资本博弈、法律纠纷等戏码上演,长实和高银的胜负尤未知。
合作与博弈
事实上高银金融所拥有的资产中,不乏长实青睐的项目。
除了何文田项目之外,2019年6月,高银金融从众港资房企中脱颖而出,斥111.24亿港元中标启德第6546号地块,众多投地企业中便包括长实。
高银困局将获长实搭救传闻盛传之时,亦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长实向来只买“平货”,由于高银负债较多,相信长实入主或纯粹“抌钱”投资高银的机会较微,估计高银或可能会出售资产或股权予长实。
高银被爆出资金问题后,长实派出了马励志入驻,上任高银董事会副主席及独立非执董,其对于受托管理股权投资基金、受托投资管理等方面颇有经验,主要为高银提供财务及重组咨询协助。
值得注意的是,委任不到三个月,马励志便辞任相关职位,至于原因,高银公告称系其工作日益繁重,并将不能向公司投入充足时间以履行彼于董事会的职能。
这或许也显示,长实与高银合作裂痕的出现,可能并不止何文田项目。
亦有说法称,此番长实解高银金融财困形成的所谓“战略合作关系”,实际上只是对外的一种官方且隐晦的说法。有熟悉高银金融的业内猜测,高银金融的角色是为长实处理一些失败投资或不方便出手的投资,为此也相应需要作出一些“牺牲”。
对于目前资不抵债的高银金融来说,近两年其债务问题持续不断,筹钱的方式几乎用尽。但依旧无法填补资金空缺。
截至2019年底的数据显示,高银金融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为154.83亿港元,债项对总资产比率为41.4%;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全年录得重大亏损约61亿港元,2019年同期录得盈利62.55亿港元,而此前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93亿元、14.20亿元、12.02亿元。
2020年7月中旬,高银金融在发布的公告中表示,集团正在安排为票据及贷款进行重新融资,方法包括:寻求87亿港元左右的新融资;及出售其于九龙启德第4B区4号地盘名为新九龙内地段第6591号一幅地块。
其中启德4B区4号地皮实则从3月份开始便有收购动态,随后历时两个月才以70.4亿港元出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作偿还借贷及一般营运资金。
至于87亿港元左右的新融资,直至9月方与长实签订一系列重组协议,并以高银金融国际中心作为抵押再融资。
而高银亦不是第一次将高银金融国际中心抵押给长实。两年前,潘苏通便通过该资产抵押获得长实约102.3亿港元贷款,当时贷款用于偿还工商银行(601398.SH)贷款。
对于长实而言,这一笔交易可以赚取高息回报,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截至2018年6月30日,高银金融国际中心的资产总值为172亿港元,当时102亿港元的融资,算起来等于抵押了标的物业约60%权益。而在长实2018年半年报中,这笔102.3亿港元的“短期应收贷款”计入账中,年利率约8%。
该次融资计划并没有完全公开披露,但也引起了市场的注意,并有业内表示,这种交易可能不只是一种商业贷款,而是双方之间或存在战略型合作,只是有些约定并没有对外透露而已。
2019年4月,消息称高银金融已经偿还长实上述贷款。不过仍存在资金缺口的高银,随即转向德意志银行寻求一笔68亿港元的债券融资,这也被认为是高银系目前债务危机最初的发源之一。
去年9月份以来,受困于旗下债务的高银金融通过招标方式放售高银金融国际中心全栋物业,市值约120亿港元,呎价约1.4万港元。金融国际中心业务亏损成为售卖还债的一大原因。
此外高银金融还出售持有高银金融国际中心的成美及Goal Eagle全部股权,通过配售新股及出售总部,所得款项中约102亿元将用于还债。
但因为附属成美及Goal Eagle有欠款项目,高银金融随之引来清盘之辩。遭遇德意志信托(香港)的“清盘呈请”逼债,高银金融只能积极应对,于10月15日向法院提交为有关呈请抗辩及反对向其授出清盘令的誓章,并表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可以确定的是,高银金融的债务危机已经是箭在弦上。这些都被归因于潘苏通过往的杠杆游戏,于2016-2019年4年间,其撬动近400亿资金抢多宗高价土地,这些资产盘活并不容易;面临借贷压力的高银金融出售项目亦存在亏损,其余承接项目也出现“烂尾”状态,债务问题也越发复杂。
或许,“白衣武士”长实给予的帮助,还不足以使高银金融应对其债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