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科技前沿 >> 中国广电企业靠5G生存的路在何方?

中国广电企业靠5G生存的路在何方?

发布于:2020-11-23

更悲剧的是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表现。今年前三季度,2019年同期全部盈利的广电部门集体下滑,无人幸免。

作者/靳夕

在这段时间里,广电部上市公司的家长们可能正围坐在一个房间里,集体叹着他们的Q3业绩成绩单。然而,当每个人都处于同样的困境时,他们各自的处境可能就不那么困难了。近日,广电部11家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2020年1月至9月的业绩数据。收入和净利润都下降了,利润变成了亏损。总有一个11家公司无法逃避的困难。

同期有11家公司宣布,在中国广电的领导下,参与组建一家布局5G的“全国一网”股份公司。

有人说这是转型的好机会,有人说这是被迫的“生命更新”。必须承认,广电行业上市公司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5G布局正是时候。

为什么说是转型的好机会?

因为中国广电拿下了恰好覆盖面最广、渗透能力最强的700M频谱,而有线广播电视网在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有优势,中国广电有没有可能在四五线城市的角落争夺超车和电信?

至少他们有这个信心。如中国广电此前的5G计划所述,其目标是到2021年底覆盖全国95%的用户。

为什么说是“强心”?

细看江苏有线、贵广网(贵州)、吉视传媒(吉林)、歌花游仙(北京)等地的详细披露,其宽带用户仅占用户的15-40%,绝大多数用户月供在15-30元之间。这也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宽带用户大多是“有线送宽带”的低价值用户。他们真的能负担得起几百个5G的收费标准吗

更有甚者,运营了一年多的中国5G还停留在“收费高、不稳定、基站少”的局面,甚至被社保基金理事会主席楼继伟批评为“某些方面太超前,提高了用户成本或公共部门债务不可持续”。

在运营快一年的韩国,也有消息透露,最近有超过56万5G用户回归4G网络。

中国广电,5G延续生命的路在何方?

耗尽的力量?11项净利润全部下滑,3项扭亏为盈

先来看看叹气成绩单。

按主题。收入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11家上市公司中有9家出现收缩,其中广电传媒下降18.7%,仅实现收入39.5亿元,排名第一,其次是湖北广电、广西广电,收入16.15亿元、11.7亿元,收缩率在10%以上。

位居广电板块上市公司前列的江苏有线,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3.35亿元,同比下降3%;与此同时,歌花游仙、纪氏传媒和广电网络的半年营收都下降了5%左右。

相反,天威视频、桂光网络、中国数字媒体、东方明珠都有不同程度的营收上行表现。其中,天威视频收入同比增长15.29%,达到8.86亿元,收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三线地下”项目收入增加。

2020年前三季度,桂光网络和华数传媒收入分别为24.35亿元和28.01亿元,同比增长。桂光网收入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扶贫和民生工程的推进。比如疫情期间,全省中小学生在线教育平台上线,电视端开通14个直播频道。以及互动点播区,向贫困学生家庭捐赠电视机;超额完成多彩贵州“广电云”家庭用电工程建设任务,上半年新增“广电云”用户22.7万人。

华数传媒利用疫情契机,刺激网络娱乐需求,实现互联网电视公网收入快速增长,宽带和数据通信业务收入更好增长,整体收入向上提振。

另外还有东方明珠,达到76.28亿元,但上行收入主要是在东方有线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去除东方有线整合的影响,同比变化为负,不好看。

更悲剧的是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表现。今年前三季度,2019年同期全部盈利的广电部门集体下滑,无人幸免。

2020年上半年广电媒体、广西广播电视和湖北广播电视的净亏损分别为' 9.09亿元、1.33亿元和7419万元。去年同期,这三家上市公司仍在盈利名单上。

逆流而上?竞争疫情掌握着广电部门发展的咽喉

一两家公司业绩下滑,可以深挖他们是否做得不好,当每家公司都出现业绩低下的现状时,行业就会出现通病。

在半年度报告中,上市公司也将主要问题归咎于行业环境。

一是无奈行业整体竞争压力加剧。

从市场环境来看,省级网络公司占领了市场,赢得了各个山头的有线用户和宽带用户,并通过相关支付服务支撑其业绩。

但是科技的赋权明显加快了各行业的发展周期。近年来,随着IPTV、OTT电视和移动互联网视频的发展,市场空间逐渐被侵占,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使用频率激增,大屏幕向小屏幕转变,市场被切割。留下的电视用户主要是不到十代和六十代以上,这直接导致了有线电视传统电视业务的受损和电视用户的粘性。

另外,在三大运营商陆续推出5G套餐之后,已经落后于人的广电行业,已经留不住那些爱早用的用户了。

根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季度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总数为2.06亿,净减少310.4万,有线电视在中国家庭电视市场的份额下降至45.58%。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减少202万人,至1.9亿人。有线数字电视付费用户1.42亿人,净减少196.2万人;2019年第四季度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数1.92亿,付费用户1.44亿。

宽带用户总数也在萎缩。2020年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宽带用户总数为4186.9万人,比2019年第四季度的4244.6万人净减少57.7万人,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是一种自然的权衡。到今年7月,三大运营商的IPTV用户达到3.05亿,固话宽带用户达到4.68亿。

虽然和平时期广电上市公司的认知度驱使他们在IPTV、OTT电视、移动视频等方面有所布局,比如湖北广电的鳄鱼电视,主要是推广OTT业务,搭建内容聚合平台;广电媒体推出的“蜗牛电视盒”和手机端的“蜗牛视频App”;今年上半年,中国数字媒体的互联网电视业务收入增长了近30%

上市公司披露的有线电视用户和宽带用户的变化数据也提供了证据。江苏有线、广电网、东方明珠、纪氏传媒电视用户上半年分别流失21万、14万、9万、2万,天威视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终端数量下降4.66%。上半年广电网和东方明珠宽带用户分别亏损5400和4万。

第二,在于疫情的影响。

今年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也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广电部门的围墙。

疫情期间,根据国家广电总局惠民的一系列政策,广电企业调整部分有线电视内容免费播出,原本需要点播付费的电影和节目也进行了免费调整和发布,使得商业阵营有一定程度的萎缩。

线下有线电视和宽带用户的新装和推广也因为疫情被捆绑,限制了用户的新规模。

同时,疫情也通过限制文化旅游活动间接影响广电企业的收入。一方面,疫情期间酒店倒闭、企业倒闭等不可抗力大大降低了非居民电视用户的收费率,给收入带来了损失;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业务板块的整体受挫,导致在这个行业有一定布局的上市广电公司失去了活力。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广电传媒。在广电传媒的主营业务中,文化旅游业务仅次于有线网络业务。广电媒体拥有世界主题公园长沙之窗和五星级圣爵酒店。广电媒体还强调,文化旅游业务将是重点发展方向。芒果文化旅游公司成立,整合湖南广电知识产权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业务新增长点。

但在2020年上半年,也是文化旅游板块经历了“悬崖般的下滑”,世界之窗亏损954.44万元,圣爵菲斯酒店亏损955.42万元。广电传媒的文化旅游和广告代理业务近年来首当其冲。

与此同时,广电媒体旗下的云鸿通信高铁自营媒体广告业务受到疫情严重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业务量大幅下滑,上半年净利润亏损约2759万元,下半年仍不容乐观。

5G破?数千亿的“一个国家网络”融入拯救生命的浮木

疫情的影响因素可能还会恢复,但排挤市场空间、流失用户的趋势很难拉倒,居安思危更是雪上加霜。此时广电部门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转型的岔路口。

市场从来都不是无情的,跟不上,只能被淘汰。

其实一个破游戏的答案早就摆在广电部门面前了。

今年2月,中宣部等9部委联合发文《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融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称,中国广播电视与省级网络公司和战略投资者联合发起“全国一网”整合,形成由中国广播电视控股公司牵头、省级网络公司按母子公司制管理的“全国一网”股份公司。建设具有广播电视特色的5G网络,实现“一国网”与5G的融合发展,推进大小屏联动、无线有线对接、卫星与地面合作。

事实上,近20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一直在推动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20世纪初,“三网融合”提出电视、电信、计算机网络融合的战略规划明确;随后,提出建设一个集有线、地面

随后,为了推进“三网融合”,中国广电获批成立,中国广电于2014年正式上市。广电总局面对当前推进“一国网”和5G融合的任务,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把接力棒交到中国广电手中的。具体方案是中国广电以5G牌照和资金入股,各省网按净资产认购股份,引入阿里巴巴和国家电网作为战略投资者。

至于今年《实施方案》的推广,业内很多声音认为时机刚刚好。省级网络公司面临着用户萎缩的现状,很难用营收和净利润下降的成绩单来解释。其实这也是广播电视推动5G建设的一种敦促。

2019年被称为中国5G的第一年。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发放首批5G牌照。这四家机构成为中国5G建设承包的“先行者”,有信任,有压力。

2019年6月以来,三家运营商建设的5G基站数量超过40万,终端用户数量超过6600万。三家运营商“士气高昂”,包括“5 G”、“5 G智能物流系统”、“5G智能园区”、“5G套餐”,从基础设施到创新,从9元套餐到1亿元生态场景规划。

中国广电是老神了,没有明确的商业部署动作。但不能忽视的是,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些初步的储备工作,比如频谱标准、基带芯片网络、5G数据呼叫、系统方案等。已相应达到5G国际标准,或完成5G工作的相关测试。

8月底,也就是广电部上市公司陆续披露半年度财务报告的同期,11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外资公告,披露了由47家保荐人(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退出后,保荐人数量降至46家)组成的“全国一网”股份公司,由中国广电牵头,省级网络公司参与。8月4日,“全国一网”公司已完成申请和注册。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广电5G布局节奏明显加快。

这家注册资本过千亿的“国一网”股份公司,一出生就有了金勺。从股权构成来看,中国广电持股51%,是控股股东。它以国家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络公司的“有价值”股权和被投资的省级网络公司的股权等资产和现金出资。同时携带5G牌照资质和频率资源。

国家电网和阿里巴巴分别出资100亿元,各持股9.8813%,广东广电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出资62.3亿元,持股6.1623%,北京广北媒体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公司出资38.9亿元,成为“国一网”股份公司第五大股东,持股3.8469%。剩下的20%股权分散在剩下的41家公司手中。

根据11家上市公司的具体股份认购情况,东方明珠、桂光网络等9家公司以现金出资2亿元,广电传媒投资湖南有线等资产51%,葛化友先以股权认购,广北传媒认购葛化友先51%的股份,对应38.9亿元,是前述“国一网”股份公司的第五大股东。

对此,业内有声音建议葛化友先股份入股,或者考虑未来“国一网”股份公司借壳上市。

广电部的上市公司也对参与“全国一网”股份公司有着一致的期待。“为了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统一运营管理,维护和增加国有资产价值,建设具有广电特色的5G网络,赋予有线电视网络权能,完成基于全国互联平台的有线电视网络IP化和智能化改造,推动有线电视网络转型升级,实现全国一网和5G融合发展, 中国广电等赞助商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有利于公司深度参与全国网络融合和广电5G建设,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政策的推进迎来了转型的转折点,广电部不得不发展5G布局。但是否真的能帮助广电行业走出困境,再次迎来上升期,还是一个无法封杀的趋势。

主要是,还有很多困难。

首先在于5G牌照的共享。据行业分析,目前工信部要求两个不相关的独立公司不能一起使用一个牌照,即中国广电的5G牌照不能作为独立法人与本地有线网络公司共享。中国数字传媒等上市公司也向媒体表示,中国广电已获得5G牌照,上市公司与他们没有股权关系,对业务没有重大影响。

按照“国一网”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9家只进行现金投资的上市公司,可能仍然面临着无法使用5G牌照的现象,而推动的可能途径是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等妥协获得牌照使用权。

另外还有广播电视遗留的问题。全网统一管辖下的约束力与“一省一网”各有千秋。整合的难度往往在于能否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决策和自下而上的应对行动。现实中,常年“占领每座山头”的省级网络公司能否听话,执行速度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

不仅如此,对于“全国一网”股份公司来说,广电虽然拥有700M频段的绝对优势,但在通信运营领域仍然难以弥补其专业人才、技术和资金不足的劣势。

目前“全国一网”股份公司还没有正式上市,建立和理顺内部体制机制,协调省级网络和战略方的运作需要大量时间。从行业来看,中国广电将率先整合“全国一网”,帮助实现资源集约化。进一步具体实施,就看如何“抓”稳省网了。接下来,一定是一场长期的“战斗”。

这时候上市公司的父母讨论的问题不局限于目前的成绩单,而是近期。

标签: 广电 中国 营收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