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夏生活门户网 >> 科技前沿 >> 削减荣耀 开始新的旅程!任:华为好久没争第一了

削减荣耀 开始新的旅程!任:华为好久没争第一了

发布于:2021-01-24

在变革与超越的节点上,总会有一些代表时代的人。

开拓者无疑是最难的,面对技术和战略瓶颈,他们永远带领企业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狄更斯曾经说过:这是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候。

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我们从小就没吃过苦,更别说饿过了。目前,机械化和智能化高度协调,这一代年轻人的压力比以前更大。从各方面来看,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

1月22日,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发布了华为创始人任2020年6月发表的题为《星光不问赶路人》的演讲。演讲发布后,立即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其实在以前,任在华为发自内心社区的每一次演讲都会被搜。对于有自己流量的人和企业来说,每一个事件和言论都会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

华为这几年过得很辛苦,但也很有实力。

困难就在外面。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和对芯片的封锁,让这个优秀的企业举步维艰。华为为了更好的生存,只能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努力在一些卡脖子的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力量来自内心。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华为的困境让大家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不足和外在的残酷。所以很多人和企业自发的支持华为,在产品和设备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用华为,但这并不足以彻底改变华为的现状。

任认为,华为过去30年的战略设想是“依托全球化平台,集中一切力量,攻下一座‘城墙’,实施战略突破”。但现实是,美国的制裁让华为无法依赖部分全球化平台,必须全面打造自己的产品。这是华为能力和战略的极大不匹配,也是华为最薄弱的环节。

困难总会过去的,只要你能坚持,总会胜利。

这场危机不是华为的第一次危机,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早在2000年中国如火如荼的时候,任就写过一篇文章《华为的冬天》。今年,华为年销售额刚刚超过220亿元,首次登上中国电子百强榜榜首。

对冬天的认知是任人生前40年失败的最深刻体验。那篇关于华为的冬天的文章发表后,很多创业者都受到了影响,虽然华为当时的口碑没那么大,产品也不太知名。

冬天过去了,春天可能不会来了,因为很多企业永远留在了冬天,除了忍,别无他法。

华为在2003年做出了第一个重大决定,当时摩托罗拉向华为提供了一份价值75亿美元的收购合同。

任曾透露,当时华为倾向于内部出售华为。当他们走在柔软的沙滩上晒着太阳准备收购后的“幸福”生活时,收购出了问题,摩托罗拉的CEO也去上课了。

这一年,任59岁,按虚岁算,他也不过60岁。

收购失败带来的“耻辱”并不是坏事。当少壮派投票坚决不卖华为的时候,任已经意识到他迟早要与美国对抗。

认知源于控制全局。从那时候开始,华为准备B计划,一方面进口,一方面自主内部开发。为了顺利推进各项计划,华为选择了拒绝上市,因为它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

司之后就没有“秘密”可言。

2020年5月,华为心声社区推送了一篇《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的文章,配图为一架伤痕累累的飞机。当时,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接近白热化。

2020年8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如果有人拧熄了灯塔,我们怎么航行——任正非在高校座谈时的发言纪要》,任正非的讲话再度成为热搜话题。

一个人的曝光越多,面临的压力就会越大,企业也是。

几个月后,因为缺“芯”,华为与荣耀被迫进行了切割。1月1日,荣耀正式独立,跑向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华为的曲线救国之策,而是真正的切割,因为华为商城、App端口全面下架了包括手机、路由器、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等全部荣耀系产品。

切割之后,荣耀不再受禁令的影响,本月高通与联发科都已经恢复了与荣耀的合作。这就意味着,独立之后的荣耀不再受到影响,它可以自由的星辰大海。

在《星光不问赶路人》这篇文章中,任正非强调,不要因美国一时打压而沮丧,从而放弃全球化的战略,也不赞成片面地提自主创新,在前沿领域的尖端创新,没有全球化是不行的。

为此他还告诫全体华为人,不要盲目地争夺第一,要夯实华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因为华为现在没有长期争夺第一的基础条件。

今天的华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代表之一,清醒则是砥砺前行最好的助力,未来的路还很长,华为的路也很艰难,只要不放弃,不管是华为还是我们年轻人,就都能等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标签: 华为 荣耀 美国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